阅读·行走·著述:“名校长培养基地”为名校长发展引航

2020-11-25 02:40张志敏赵国弟
中小学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汇报研修办学

张志敏 赵国弟

一位优秀校长有时不仅能成就一所优秀学校,还会影响一个区域的学校。上海市在十多年“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实践中,采用“主持人+基地+学员”的组织方式,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名校长培养途径,为上海基础教育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校长,有力地提升了上海市基础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作为“上海市第三期名校长培养基地”中学五组基地,上海市格致中学培养基地基于校长成长的特点,探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万言文”的校长培养方式,成就名校长的成长,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读万卷书,集思灼见真知

校长培养关键在于养,校长成长首先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因此,我们引导校长通过读不同的“书”,获得足够的专业成长养料。

1. 读懂基地学校办学价值

上海市格致中学培养基地在12名学员开班当日,赠予全体学员《格致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海市格致中学教育创新研究》一书,这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其中“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之一。我们期待学员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格致中学的发展与创新有一个全局性认识,为今后在学校中的听课、访谈、看资料、与师生交流等浸润式学习有一个良好铺垫,从而明确学校组织师生活动、开展学校管理的目的与意义,明确选择教育行动方式的原因。

2. 拓展选读多领域书籍

在落实上海市“双名工程”办公室指定阅读书籍外,我们根据对学员的需求分析和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向学员推荐了三本书籍,以拓展校长的办学视野。例如:《增值评价研究—发展性评价的一种实施方式》,能够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教育评价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帮助学员认识影响教育变量的复杂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落实评价的数据支撑,建立教育评价模型,为学员的教育评价实践打开思路。《创新:实验室里的时代脉动》和《科学素养的导航图》则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校实现特色发展。

3. 定向深读同窗办学专著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学习案例,我们以学员所在学校为情境,由同窗“领衔”开展办学专著的阅读,促进常态化、俱进式阅读氛围的形成。同窗办学专著的阅读能够“立足共性诉求的个性演绎、零散思考的系统整合、隐性经验的显性凝练、感性思悟的理性升华,切实激发学员问题自省、认知自信、研究自主、改进自觉”,形成名校长优秀共同体和同行体。我们一起阅读了上海闵行二中的《柠檬课堂》、上海七一中学的《创新教育—孕育梦想的摇篮》、上海复旦初级中学的《教学行为:统整与促进》、上海第十中学的《探索写作教学的征途》等。

4. 开辟“聆听阅读”名家课堂

为了更好地将阅读与把握教育前沿理论、教改热点结合起来,与名校长的成长结合起来,我们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校长带着理论热点主题、名校长成长故事,引领校长们边聆听边“阅读”。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国顺带来的“推进上海综合改革试验,加快提升校长教师专业境界”、陈玉琨教授带来的“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吴刚教授带来的“学校改进研究”与“学习科学和优质教学”等,全面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学员们在这样的“阅读”中,从不同的视角领悟教育改革,得到教育改革实践思路的启迪。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研究名校长成长的学者和名校长本人,通过名校长成长个案剖析、教育故事解读、教育改革与实践智慧的点拨,促使学员用心去“读”名校长。

二、行万里路,博采他山之石

校长是一个实践性岗位,需要提供各类学校工作场景与问题,使校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成长,由此实现校长专业成长的整体性、内生性和综合性。

1. 汇报展示,同台切磋

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工程设计了阶段汇报展示的规定环节,每个基地都要开展两次阶段汇报展示和一次结业汇报展示,并且同一學段名校长基地要同台汇报展示。五个中学名校长培养基地的第二轮汇报展示以“创新·超越”为主题。汇报展示前,组内每位学员需要基于学校的办学情况,结合培训经历和汇报展示主题,撰写收获与感悟汇报稿,在基地活动过程中同台交流,基地主持人点评修改。汇报展示中确立了三个环节:一是基地主持人的培养思路与行动“微报告”;二是学员代表以“微论坛”的方式分享各自在基地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三是校长培养领域的知名教授总结、点评与指引。每一次的汇报展示,通过学员间同台切磋、思想碰撞、精神共勉,成为学员逐步走向成熟的“教育加油站”。

2. 异地交流,思想锤炼

名校长的培养需要给予多样化办学情境与教育思想的碰撞,只有让学员们不断地锤炼其观念想法,才能从办学经验中焠炼出教育思想之精华。自2013年起,我们先后与福建晋江市教育局、广西北海市教育局、贵州贵阳市教育局、广西南宁市教育局合作举办校长论坛。每一场论坛就是学员逐步走近优秀的“教育接力赛”。每次论坛之前,学员们全方位、多维度的准备,导师团深度的精心指导,小组成员面对面的辩论,使每位学员形成了经得起推敲的论述思路。当学员们登上论坛的讲台时,也感受到近千名热切同行带给他们的空前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3. 异校把脉,实战磨砺

名校长除能带好一所学校外,还要有能力为其他学校科学问诊、准确把脉,并且提供有效的策略与行动支持。我们通过与上海市外的教育行政部门合作,为异地学校问诊把脉,让学员在不同情境的“实战”中,获得更加宝贵的交流和磨砺机会。例如:我们将学员分为两人一组分赴一所基层学校,通过查阅学校资料、学校现场察看、与校长干部交流、进入课堂听评课、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把脉学校发展,撰写学校诊断报告,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这样的培养为学员综合素养的检验提供了一个特殊尺度。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说:你们是在用“双名工程”的产品,来展示辐射“双名工程”的理念和收效,让我们在家门口观摩了立体的教材,一下子就找准了自己的差距和目标。

4. 专业活动,感悟升华

在名校長培养中,我们还努力找机会搭桥梁,让学员们行走于教育专业活动之中,去参与、去体会、去感悟,收获办学思想的升华。期间,我们基地的学员参加了由上海、广东、辽宁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合办的第二届至第四届高中校长论坛,参加了第九届至第十二届全国重点高中和知名初中的四次“激活课堂”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学员们与西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北师大附中、华南师大附中、四川成都七中等名校开展了专题交流活动。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行程与阅历成正比。学员们在专业活动中行走,汲取着无尽的养分,获得了深刻的感悟。

三、著万言文,纵笔研修心得

校长的学习属于成人学习范畴,要引导校长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信念、假设、观点等进行澄清和批判反思,将“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提炼总结,实现精神和行为的长久变化。

1. 提前规划,让著述主线更清晰

上海市第三期“名校长培养工程”周期为五年,基地校需要对研修主线、研修方向、研修成果提前做出规划,这样才能使五年的基地培养找到一条清晰的研修之路。于是,从2014年5月开始,我们就多方征询,几经磨合,在当年9月中旬达成共识,将研修成果命名为《创新成就校长》。为了使研修过程与成果既有全体学员的参与又非雷同个案,我们一起斟酌框架、推敲体例。在学员们面面俱到的大量素材中,我们通过反复比较,一起筛选出相对成熟的部分,重新归纳整合,确保全书内容精当,各项素材有机兼容;在论述重心方面,为了切合校长岗位实践的现实,我们选择以实践经验的案例研究为主体,立足实践基础,深化案例剖析,研究内在规律,升华思维品质,使论述变得可信、可亲、可读。在由表及里、通读通改的过程中,学员加深了对书籍整体取材和名校长共识达成的印象。

2. 著文而行,让素养与业绩同进

五年的共同修炼,学员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无论综合素质还是治校业绩都有了长足进步,得到学校同仁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赞赏。12位学员中有9位被委以重任,提拔为教育行政干部或调至新单位出任校(院)长或书记,在新的领域捷报频传。五年间,学员出版著作4本,结题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7项,完成区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19篇。学员们还赴本市多个区指导学校办学,为校长、书记做专题报告十余场,为上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汇报研修办学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领导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