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俊仪 朱志鹏 傅伟聪 董建文*
(1.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98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旅游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年投入资金,并批准七大重要旅游景区陆续兴建[1]。从此,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侧重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多城市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景区是区域旅游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结构的优劣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2],受景区空间容量的限制,景区环境承载力不断加大[9],因此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整体审视及合理布局,逐渐成为当下学者热议的话题。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所作研究涉猎广泛。从研究对象来看,张洪[3]、邓纯纯[4]等对国内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以及等级结构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按照地域位置差异,对西北地区[5]、黄河流域[6]、长江中游地区[7]、中原地区[8]等地区或特定省市[9-12]的旅游景区展开研究;从研究方法和内容看,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影像解译、网络标记数据等方法,围绕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分布差异、功能演变以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
厦门市是中国东南沿海旅游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优势。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13]中,进一步明确厦门将作为我国经济特区、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2016年,厦门市提出以“全域旅游”统领新时期旅游工作,将厦门全市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整体来建设;2019年10月,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通过《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14],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行业逐渐成为厦门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厦门市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分布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厦门市旅游景区的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具体个案分析,以全域视角进行分析研究较少。本文以厦门市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crgis软件,对厦门市旅游景区的分布特征、等级数量进行可视化展示,从空间视角对厦门市旅游景区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分析其与人文因素、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针对各旅游景区不同分布特征以及城市发展方向,为厦门市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空间分布提供参考建议。
厦门市位于24°23′—24°54′N、117°53′—118°26′E,在福建省东南端,是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研究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构成包括滨海平原、台地、丘陵和滩涂等。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1 200mm左右。厦门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厦门市GDP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截至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 995.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4∶41.6∶58.0[15],第三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厦门市经济建设的主力产业。
厦门市空间行政边界矢量底图(含市界、区界)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厦门市分区县人口密度数据、厦门市GDP数据来自全国第六次普查数据、厦门市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
文中的旅游景区数据来源主要为以下途径:(1)《绿地系统规划》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水利风景区、湿地中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等官方网站和相关文献。(2)通过福建省旅游局官方网站、厦门市旅游局官方网站获取厦门市旅游景区的具体信息。(3)旅游景区的空间位置借助谷歌地图和厦门市地图,选取其质心坐标,以形成点状数据。
本文采用反距离权重法。
反距离权重法是根据距离确定各点对插值点的影响大小,距离待插值点越近,权重越大,反之权重越小[16]。IDW法计算方程为[17]:
Wi=1/dp
式中:Z(x)为插值点估计值;Zi为第i个样本点的旅游景区数量;Wi为第i个样本点对插值点的权重;系数p为距离的幂。在旅游景区数量插值中常使用系数p等于2[18]。然而,系数p增大能增加临近样本点的权重,减小远处样本点的权重[19,20],选择较大的系数可能会提高插值结果的准确性。
3.1.1 市域旅游景区总体分布
综观厦门市全域,全市旅游景区分布南密北疏,存在明显的地域聚集性,聚集中心为南部,即思明区,并呈现自南北两端向中间地带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如图1所示)。根据具体数据统计得知,厦门市岛内地区(思明区、湖里区)景区分布数量与集聚程度均高于岛外地区(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岛内地区旅游景区数量占全市60.73%,而从地域面积上来看,厦门岛内面积仅占全市面积8.2%,因而旅游景区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思明区旅游景区高度集中,占40%;其次是湖里区和同安区,分别占20.73%和16.36%;而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分布较为稀疏,旅游景区数量占比较小,分别为10.18%、7.33%、5.45%。
图1 厦门市旅游景区分布状况
3.1.2 A级旅游景区分布状况
国家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高质量和高档次的旅游资源[21],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评定而来。厦门市旅游景区数量庞大,约有275处,但评上A级旅游景区的仅有16处,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性和总体旅游景区相似,由南北两端向中间地带呈递减分布,聚集点位于南部思明区(如图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最低值仅聚集在东部翔安区,这是由于海沧区和集美区的旅游景区虽然较少,但两区距离厦门岛内区域较近,且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较为丰富,建设A级旅游景区极为有利。
厦门市5A级旅游景区仅有一个——鼓浪屿风景名胜区。鼓浪屿自然资源优势凸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较为深厚。此外,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鼓浪屿所处的思明区是厦门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景区开发最早的区域,交通条件优越,为5A级旅游景区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为缓解城中心人口压力,城市人口不断向周围区域蔓延,各区经济随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成熟,为满足市民休闲游览的需求,旅游景区的建设应运而生。海沧区毗邻中心城区,且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设A级旅游景区的条件优越,先后建设了日月谷温泉公园、天竺山森林公园、青礁慈济祖宫景区三处4A级旅游景区。
通过对各景点各要素进行分析,可归纳其发展受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厦门市拥有许多文化民俗性质的景点,但由于处在社区中心且较为分散,景区面积、管理力度受到限制,无法达到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要求。(2)部分旅游景区从地理位置上看较为聚集,但管理上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尚未形成一个较大的旅游景区。(3)除交通条件、所处方位、自身定位等自身因素外,卫生条件、相关设施配备、经营管理力度等也是一定的影响原因。(4)景区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也是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1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状况
图2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状况
3.2.1 人口因素
厦门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2]显示,截至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429万人,多集中分布在思明区、湖里区以及集美区东南部,其他区域地域广大但人口分布稀疏。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旅游景区分布特性与人口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湖里区和思明区是厦门市人口的密集区,旅游景区也高度集中在此;集美区东南沿海区域人口密度较高,与本区旅游景区聚集点吻合。借助Arc GIS 10.2 软件分级色彩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如图3所示。
图3 人口密度与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关系
根据城市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利用Arc GIS 10.2 软件对厦门市人口数据进行重分类处理,并借助空间连接工具提取出不同级别的人口范围与旅游景点之间的相关数据,得出厦门市人口密度与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关系。总体上厦门市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拥有景区数量132个,在人口稀少区和人口中等区呈均匀分布。借助SPSS统计分析发现:厦门市旅游景区分布数量与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01,并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由此可以认为:厦门市人口分布密度与厦门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具体数据分析得知,人口密度>300人/km2时,景区数量仅有1个,这表明人口密度虽然对景区分布具有正向影响,但同时存在临界值,在人口密度过高的地方,存在城市用地极度不足的问题,因而建设旅游景区的难度较高。人口极稀区与人口中等区的旅游景区数量接近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口多的地方对绿地的需求高,且适合旅游资源开发的地方往往文化底蕴丰厚或宜居度较高,因而建设景区数量也较多;而另一方面,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风景资源较为原始自然,很少受到人为的干扰,可建设旅游景区的基础较好。因此,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公园多为人工建立的城市公园;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建立的多为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公园。
3.2.2 GDP因素
受发展时间、发展进度等因素影响,厦门市岛外地区经济发展相较岛内地区落后。利用 Arc GIS 10.2 软件对厦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DP )进行可视化展示,如图4所示。总体上,厦门市岛内地区人均GDP明显高于岛外地区,与岛内旅游景区分布数量多于岛外数量相一致。借助 SPSS 统计分析发现:景点和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94,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认为地区经济与厦门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正相关关系。GDP较高的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指数较高,随之而来的精神需要也较高,公园建设需求增加,而当旅游景区数量占比出现增长时,各地市(区)生产总值也会随之增长,且对当地GDP增长的带动呈逐年上升趋势[23],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此外,旅游景区的建设受资金投入和地区交通条件的影响程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可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完备的前提条件。
图4 GDP与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关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厦门市旅游景区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高质量旅游景区较少等问题。为优化厦门市旅游景区建设并解决分布不均的问题,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厦门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厦门市旅游景区集中分布在岛内地区,同时,岛内地区也是厦门市人口的密集区,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紧缺、景观破碎化程度高的现象,景区呈点状密集分布,空间分布不合理。对此应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串联零散景区,发展多个聚集中心的景点组团区域,营造区划清晰、规模完善、功能多样的景区,为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做准备,提升厦门市景区整体质量。
(2)岛外地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较均匀,但由于岛外地区地域广阔,各景区分布较为分散,无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在规划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提升其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特色并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其整体竞争力。特别是翔安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优势较弱,现仅有4A级旅游景区1个,应充分发挥其海岛优势,并结合现有人文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特色。
(3)厦门岛内是厦门市发展最早的区域,具有人口规模大、GDP水平高、旅游需求强等优势,是厦门市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心地区。但从市域层面考虑到厦门市整体发展,应当增强岛内地区向岛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形成全市多个聚集中心全面协调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