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沃南
(广东省罗定市罗城南区小学 广东 罗定 527200)
体育新课标提到“足球既是一们综合性运动,也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足球作为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于我国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也未能让国人满意。为给足球事业注入新活力,我们应重视对自有人才的培养,推广校园足球,形成特色教育。从而促进体育教学多样性,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们感受足球的魅力、坚持体育锻炼,从而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品格。这便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实现足球教育的普及与整体水平的提升。
1.1 有助于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新课标指出“体育教学目的便是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使其掌握运动技能与有效方法,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具有积极锻炼的意识”。推广校园足球,形成校本特色,积极开展规范化、多元化的足球活动,让孩子们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为孩子们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推广与发展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孩子们爱上体育课,让孩子们在大课间、课余休闲中与同伴进行足球练习,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也达到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目标。
1.2 形成较为浓厚的校园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校园足球的重视度不断攀升,这也是一项由习总书记亲自发动的事关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2],相关教育部门陆续颁发的实施意见、发展指南也为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明晰的方向,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足球教学。我校就推出了最美“足球操”、优秀“足球报”、“校园足球之星”、“足球新秀”等评选活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足球,让家长关心足球教学,感受足球的团结协作、奋力向前的精神。
1.3 发展学生的多样体育爱好。相较于跑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常规教学项目,足球教学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游戏性与观赏性,更易于吸引孩子们热心参与,使他们在不断竞技中提升身体灵敏度。同时,推广校园足球有助于使不同运动能力、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更多选择,发展其多样体育爱好。
1.4 提高教师专业化施教能力。校园足球运动要获得普及与推广,学生综合能力要获得全面提升,这离不开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多元化教学能力,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还应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自如地做好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及裁判员等角色的转换,给孩子们打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学习足球知识,掌握足球技能,爱上足球运动。
2.1 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推广校园足球运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应具有专业化的足球场地与教学设备。教师还应重视信息化教学。例如:我就推行微课播放世界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足球专业术语、理论知识,然后构建校本课程展开教学,使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揣摩动作要领。而要具有足够宽敞的足球场、教学器械,这便需要政府及社会提高经费投入比例,修建供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专业场地,加强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使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得到提高。
2.2 打造高素养的师资团队。为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有效开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还应打造一支高素养的专业化师资团队。为此,学校一方面可以聘请专业运动员、教练到校指导;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渠道,或以外部人才引入的方式,切实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对足球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给予一定优待;重视域内足球教师间的沟通,以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展开教学调研活动,促进优质教学理念、经验共享,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2.3 聚焦创新提升教学效率。在新时期全面育人、因材施教理念引导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模仿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尤其在推广校园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施教。例如:可以足球游戏、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推进足球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关注其情感体验,对不同学习能力、运动层次的学生施以针对性策略,使其朝着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提升[3]。从而使足球战术教学更生动,技巧传授更具趣味性,使学生掌握运球、传球、射门及抢截球等。吸纳具有足球运动天赋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系统性学习、参与专业化学习,锻炼一个有一定战斗力的足球队伍,让足球深深扎根于校园之中。这样就有助于孩子们以后能够步入更高学府、发展为职业运动员。
综上所述,推广校园足球,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连续性锻炼的意识、使他们感受体育精神,为中国足球事业发展助力。这需要教师一方面提升自身专业授课能力,将校园足球教学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相结合,提升教学趣味性、实效性;另一方面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掘学生潜能,尤其对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应为其提供更多参与专业学习、训练的机会,为其未来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