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艳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感知,充分发挥情感作用从而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初中音乐而言,运用情感教学法能够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爱上音乐这门课程,并能够在音乐中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中来,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审美能力。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初中音乐作为学生中学阶段的副科,一直未能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导致初中音乐课程设置比例较少,安排形式也非常随意,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对中学生而言,音乐课程被当成是紧张学习中间的调剂,对音乐学习既缺乏重视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主动性积极的参与到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中来,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音乐老师仍然采用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日常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同时对于学生的音乐考核方法也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质量过于放松,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1 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因素分析。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老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揣摩,使学生在倾听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唤醒自身的情感意识,从而对音乐作品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在学习人音版《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时,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这首歌曲赋予的情感,使学生在聆听歌曲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解来感知词曲作者表达出的渴望回归祖国之情,并引导学生调动起自身的情感来深情的演唱这首曲目。在激发起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开展音乐审美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2 创设音乐情境开展审美教育。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语言、图片、影像、乐器演奏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放大对音乐细节的感受,更加深切的感知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领会到音乐创作者通过音乐作品传达出的心理活动,从而品味到音乐作品中节奏、韵律、曲调变化中透射出的深刻内涵。在音乐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真切感受,领会到音乐的魅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熏陶,从而在音乐情境中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初中音乐的学习效率。
比如《采茶舞曲》这首曲目是一首具有南方地域特点的民歌,其中糅合了越剧唱腔和江浙方言,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特色流畅优美的采茶民歌。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首曲目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茶园采茶的音乐情境,提高学生聆听、感知的体验,在对比模仿中唤醒了学生对中国民歌中茶歌喜爱之情,在感受和分析中完成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2.3 通过音乐创作背景唤醒情感共鸣。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国收录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经典曲目,每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包含了作者创作时期的社会文化和个人情感,因此在音乐欣赏和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揣摩音乐创作过程中蕴含的丰富内涵。音乐创作过程中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历史背景都是影响音乐作品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要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来拉近音乐作品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聆听和赏析过程中也能够激发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更加透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音乐素养的提高。
依然以人音版《七子之歌—澳门》为例,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首歌前可以借助课前导入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意识。这首歌是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译论》中的一首诗歌,当时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七个地方被西方列强霸占,民不聊生,诗人由此写下了《七子之歌》,借七子来比喻七个地方,强烈的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学生结合音乐创设的背景知识体会到澳门渴望回归的情感,与音乐创作者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的感知力。
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采用情感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音乐拥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感知与理解,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情感引导,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