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
(安徽省六安市汇文中学 安徽 六安 237008)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教育部门对学生提出了综合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初中美术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培养个人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理应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在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将美术当成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认为美术课程可有可无,学生应该将学习重心放在主要课程上面,而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只会分散学生精力,浪费学生学习时间,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因此学生接触到的美术专业教学十分有限,艺术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学校和其他任课老师对美术课程也存在一定偏见,学校安排的美术课时少,多是迫于教学规定不得已每周安排了一节课,有时候还要被其他任课老师以赶课程教学进度为由占用,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长此以往,美术老师的课程教学安排经常被打断,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教学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开始怀疑美术课程是否真的不重要,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否真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1]
2.1 端正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态度。为了让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首先要端正学生、家长、老师等各方面对美术学科的态度。美术老师要坚持不忘初心,勇于向学校和其他任课老师表明美术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对美术教学的偏见。尤其是在普遍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学校仅仅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通过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美术老师要争取获得学校的支持,增加美术课程的教学学时,取得其他任课教师的理解,提高美术课程的地位。除此之外,还要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好思想工作,摒弃对美术学习的成见,让学生在受到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得到艺术熏陶,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眼睛。改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步。
2.2 灵活利用多媒体器材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器材来辅助教学。艺术本来就不拘泥于形式,美术教学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口授教学,那是丝毫没有意义的,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起到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初中的美术科目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很少,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欣赏图片作品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而美术教材能够容纳的精彩作品非常有限,得益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很多古今中外著名的美术作品,能够极大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将静态作品变为动态,让教学更加生动逼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当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讲究适度原则,它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老师不能过度依赖,防止学生本末倒置。[2]
2.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个性化教学。初中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美术事物逐渐丰富起来,很多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并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尝试画一些自己的绘画作品。当然也有的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样,加上家庭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对于美术创作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因此美术基础一般。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就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对于天赋比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指导他们更加专业的构图、色彩、甚至光影的细节知识,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作,让他们朝着美术世界的大门更进一步。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教导他们美术中最基础的素描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让他们力所能及的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分层教学的好处在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美术学习中找到乐趣,有所进步,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4 创建美术教学生活情境。不管是哪一门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中的活学活用,更何况是美术这类艺术型课程。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魅力。美术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都充满着艺术气息,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它们引入课堂,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尝试,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写生,去大自然采风,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天然的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点滴美的眼光和视角,提高生活情趣和审美水平,净化心灵。[3]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改变当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已经势在必行,初中美术老师要下定决心,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竭尽全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