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臣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第五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学会学习重点指向了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形成性评价这几个关键点,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会”的首要前提。它呼唤、激发、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预习或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师的上好一节课,完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准备工作,也是学生摸索,思考,理解和学习的过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学习时中,预习或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它不仅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
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创设:依据任务的大小,轻重,难易,把本班学生按座次,前后左右结合成4至8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男女生混合排列”的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尊重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君子和而不同”,保护好不同层次,不同见解学生更有利于促进深度。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责任意识。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摘自《新教育评论》)一种良好的习惯会逐渐变为一种信念。在七年级刚入学阶段,教师必须“手把手”的教,“脚跟脚”撵,从实处,从细微处入手,通过每一次活动,每一件事,每一节课,不断“重复”,不断熏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才能养成。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促进责任心的发展。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小组负责,小组内的事,是大家的事,更是自己的事。对每一项任务,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信心,有担当,不拖拉,保质保量完成好。
建立评价机制。在小组内,班级里,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自我评价,组员互评,组长点评,组与组互评,教师评价等。还要同时即时性评价和持续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生成问题评价与解决问题评价相结合。
3.1 情感交互型合作对话。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青春飞扬》一课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形容青春的词语。学生先单个收集,诸如梦想、激情、奔放、豪情等等,然后组员之间交流,进行词语接力,互相勉励,互相鼓劲,教师协助另一组,制作青春宣誓海报,供上课时,全班师生签名。在交流过程中,辨别是非,传递正能量,集体感受青春的活力,共同憧憬和向往未来。
3.2 学科建构型合作对话学习法。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认为,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
如在讲授《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时,教师可指导各小组学生课前,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提前搜集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材料中所涉及文件产生的背景,初步了解世界各国为全球环境保护所作出的承诺和采取的行动,然后开展合作对话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全球环境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
又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坚持依宪治国》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组内进行分工,分别对宪法文本进行摘抄的,设计问题的,图片展示的,影像观展的等等,从而初步识记宪法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初步形成知识结构,初步形成宪法意识。
3.3 学会学习型合作对话学习法。学会学习型合作对话学习法是指以学会学习为问题解决进行合作对话的学习方法。合作对话的新学习方式让课堂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上课真正“动”起来了,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又如在学习《踏上强国指路牌》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前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为何厉害。当学生意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敢于承担责任,这就会激发学生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
3.4 践行创新型合作对话学习方法。实践创新型合作对话学习方法是指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取向,对探究问题进行合作对话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初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对话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具体学习方法引导师要引导学生讨学生。
如在学习《“我”和“我们”》第一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集体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重温集体生活的体验,以便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中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认识,把理论认识内化为个人观。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活动设计开展教学,同时也紧密联系学生集体生活的经验,深人挖掘学生资源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