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卫
(安徽省贵池区实验小学 安徽 池州 247000)
阅读和写作,由于它们都以书面语言为基础,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掌握生字,积累词汇,学会写作技巧,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认识客观世界,这些对于推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不言自明。我国语文教育直都有这种“以读促写”的传统,“读书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认识,只注重了读写迁移作用的单向型:“读”到“写”,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缺乏对读写迁移规律的辩证考察。
从写作过程来看:写作是将贮存的信息输出,涉及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需要掌握透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一些技巧。在自己动手写作实践过程中,自然会遇到某些表达的问题或某些不成熟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进行阅读,在别人的创作中你将会获得更新的感受,得到新的启发,这就产生了阅读的需要和兴趣。从阅读过程来看,当你进入阅读状态时,作品丰富的内涵常常会不断触动你的情思,激活你的思维,于是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怦然有所领悟。但此时这些都是以一种朦胧不明的状态呈现在你的脑海。如果让你形诸文字,恰如其分地写在纸上,你对原作的理解肯定会更进一层。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练习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在“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写读后感。但写读后感必须是在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全面把握领悟之后,才能有所阐述发明,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同学说,难度很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适当课文,采用了扩写、改写、续写等练笔方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古诗语言凝炼,意象跳跃,韵味幽长,要想叫小学生一下子读懂,有体会,十分困难。大多数同学只满足于将原诗一句句翻译过来,结果弄得诗意支离破碎,很不连贯。我在教《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先让同学们了解诗歌背景,扫清词语障碍,读懂诗句之后,请同学们改写。把原来的四句诗扩写一篇白话散文,要求在诗歌跳跃的叙述之间填充自己丰富的想象。同学们各显其能。有的通过虚拟的对话,细致描写了二人在黄鹤楼前把酒话别的动人情景;有的把笔墨集中在描写烟花三月,烟波浩渺的美景,衬托诗人离别之情。通过扩写,同学们对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世界体会得淋漓尽致,而对于诗和一般文体的表达方式也有了直观的认识。
叶圣陶写的童话《小青石》,通过描写小青石不安于现状,最后成为铺路石,“支撑大众的脚”,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小黑石”在文中只是一个次要的、起陪衬作用的反面角色,只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出现,是一个静态的、晦暗的形象。故事中说小黑石不想改变安逸空虚的生活,整日恹恹欲睡,最后在与小青石一起被运走的路上又掉了下来,遗留在河滩上,后来再也没有提及。我让同学们大胆设想,以小黑石为主人公,把故事续写下去。小黑石后来怎样了呢?还是一直在河滩上吗?它的命运有些改变吧?它对生活的意义会有新的认识吗?丽学们后来续写的内容十分精彩。有一同学是这样写的:小黑石要过安逸的生活,又虚荣心极强,一心想成为珍珠玛瑙,(这与原文中小黑石的性格是一致的)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一个城里的贵妇把它捡回家装在盒子里玩赏。小黑石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却很快厌倦了,感到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比在河滩上还空虚无聊。最后女主人对它渐渐失去了兴趣,随手把它扔到了马路上,它正巧与小青石兄弟相聚了,一同成为了铺路石,使生命获得了意义。这样的续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对这篇童话的主题理解得更加深刻。
《丰碑》这篇课文写了长征途中的一位军需处长。他克已奉公,自己负责军需物资却被冻死了。文章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描写一位将军的活动来组织情节,展开故事。没有正面描写军需处长牺牲过程,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布置同学们把故事换成第一人称,以军需处长的身份再讲述一遍。这样,作者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要想把故事写生动,就必须进入军需处长的内心深处,体会他的崇高恩想境界。同学们在重新讲故事的时候,仿佛经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革命传统教育从来没有这样深入人心。
扩写、续写、改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并非千篇一律,不是任何文章都上可以进行的。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课文,仔细揣摩之后,采取恰当的形式来布置练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由于这种练笔,有“据”可依,有一个参照对象,所以学生写起来不至于天马行空,也不必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比较轻松。有效得当的练笔,在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