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妍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七中学 辽宁 沈阳 110144)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重要的传播工具,在学习英语知识,进行英语阅读时,无视文化差异对学生开展教学,学生难以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无疑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阻碍。作为教师,应当基于文化差异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熟悉西方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人情等,让学生能够掌握文化差异,深入理解进行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总是为学生灌输知识,直接讲述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解答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过度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阅读内容,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阅读材料中的西方文化,努力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一方面,尽量让学生阅读的材料涵盖各种题材与主题,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要丰富文化教学,为学生传授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熟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阅读与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France is calling”时,这篇阅读对法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对应的图片资料,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学,在讲到“Pairs is the capital of France.”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巴黎的著名景点,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基于文化差异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意识到,基于文化差异开展教学的初衷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过大,从风土人情、宗教文化、习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在文化差异巨大的背景下,将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开展文化对比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触文化,学习文化,最终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中西方的节日差异,先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国的新年是什么时候?”引出中国的春节,随后继续对学生引导,“那西方国家的新年是什么时候?也是春节吗?”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随后教师为学生普及中西方节日之间的差异,“圣诞节是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新年”,同时也为学生普及东西方节日确定的差异,“西方的节日大多数都与宗教有关,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则是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中国的节日大多数与节气有关,表示一年的轮回。”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基于文化差异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在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与理解阅读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西方文化氛围是必要的,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迫切地了解西方文化,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西方文化的情境,熟悉与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Daily lif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见面打招呼”的情境进行模拟,先模仿中国文化见面之后的场景,“早啊,吃了吗?”“吃了,你呢?”随后带领学生模仿西方国家打招呼的场景,“It’s a good day,isn’t it?”“Nice to meet you.”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学习西方文化,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应当注重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将文化的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英语思维,让学生能够及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消除文化障碍,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