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影像记录若干问题探讨

2020-11-25 09:06
新疆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遗产申报纪录片

以数字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非遗纪录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和综述片系列。三种类型虽各有专攻,但以视听语言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根本特征。因此可从视听语言规律、功能和表现手法方面展开讨论,商榷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一般性问题,研究如何借助数字新媒体手段,达到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以下,将从非遗申报片、非遗纪录片和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综述片等三种体例入手,解读功能,探求规律,分享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是辅助项目申报文本的一种应用型短片。以解说项目本体、呈现文化空间为目的,描述对象的外貌、结构、类别和功能,阐释其涵义、特点、关系和流变等。以视听语言完成叙述,是申报文本的形象化表达。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领域的不断拓展,申报对象已经由开始时的广为大众熟知,向“偏、奇、小”转化,对申报片的制作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化部关于推荐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文非遗函〔2013〕1414号),规定申报片分为“概述”“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存续与传承状况”“保护计划”四个部分,划分段落、限定时长。这就如同填充作文,要在框定段落和有限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因此要从结构、关系、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使申报片得艺术表现力得到综合提升。

首先,依照申报文本完整设计结构,必须对各段落的职能任务清楚了解。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遗产流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项目产生、发展的关联作用,概括说明遗产的特征。开宗明义展现遗产的样式和风采。

“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是申报片的主体,要结合文本,准确介绍遗产内容、遗产的文化空间和流变过程。这一段落是叙述体,但不同类型项目的表现方法也有区别。比如民俗、传统歌舞或手工技艺这样截然不同的门类,就要借助不同的影像语言和表现手法来完成叙述。对于遗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要做出相应的画面铺垫,时空跳跃很大,对后期剪辑有很高的要求。有些片子让人觉着时空错乱、眼花缭乱,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个段落奠定整个片子的风格调子,份量很重,是申报片的核心。

“存续与传承状况”主要介绍遗产的现时状态。提到遗产的濒危情况时,应以冷静客观的镜头记录遗产存续空间的萎缩变化,把握好尺度,注意不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对立起来。应着重于揭示遗产本该呈现之处而出现的缺失。

“保护计划”是片尾部分。这一段落经常被做成干条游走字幕或不相干的画面叠罗,让影片情绪化为乌有,风格荡然无存。应注意“濒危状况”与“保护计划”恰好是抑扬关系,借助画面影调的冷暖、明暗和背景音乐的缓急变化,是可以做到“虎头豹尾”、一气呵成的。

这种四分段落结构,以7分钟时长计,可分成1、3.5、1.5、1这样的时间段。根据影片进展,各段时长也可适当伸缩,但务必要保持影片基本结构的时间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对于观影者的阅读情感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旨在辑合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档案,其中多数都是列入国家和省区级的非遗项目,意外地成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这个新型片种,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名之,方便与人类学纪录片作比较研究。

人类学纪录片是记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是科研成果的辅助手段和艺术化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是借助视听语言讲述遗产内容、呈现文化空间,阐释社会价值的完整的独立表达。

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没有人的活动,“遗产”无从说起。我们所呈现的非遗影像,无不关涉人的语言、姿态和行为技能。记录人对于一种文化、艺术和技能的思想与能动,就是遗产被呈现的过程。这种思想与能动的结果,就是遗产的物化凝结。那么在非遗影像表达时,人与遗产哪个是主位,哪个是客位呢?二者的界限又在哪里呢?笔者以为,遗产永远是的主位,而作为遗产载体的人只能是客位。人围绕着遗产主体活动,产生思维、语言、艺术和技术作为。人与遗产二者相互作用,其界限是一种若即而不离的边际效应。把握好关系的界限很重要,它决定制作的影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还是人类学纪录片。

一般来说,相对于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人与遗产的关系比较容易把握。因为人是作为方,展示的对象是人的作为的结果,也就是项目本体。主客位的关系是对称和对应的,时间流向是顺序和不可逆的。通过镜头运动和画面组接,就可以做到充分和连贯的展示。

而传统音乐、舞蹈、杂技、民俗类项目,界限就比较模糊且容易逾越,主客位往往粘连,不好分割,甚至会出现完全颠倒主客位关系的情况。比如歌曲相对于开合的嘴唇,舞蹈相对于扭动的身姿,民俗活动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涉及这些项目时,似乎除了全场跟踪完整记录以外,没有更好办法。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客位压住主位。技术上的简单办法就是少用特写镜头,避免将观影者带入对个别的关注,始终把受众注意力引入遗产内容和整体空间的一般观察上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中,运用影视语言可以达到比文字叙述更强的表现力。影像是一种直观媒介,文字则靠联想。文字容易使读者置身于过去和未来的情境中而产生距离感,影像则让观众时时处于不断发展着的“现在时态”里。这种“现在时态”往往是不可预见的,非遗影像纪录虽可预先策划,但更多的是无征兆的随机拍摄。它不仅仅是客观的观察,也包括记录者的印象、认识和感觉。这方面,导演和摄影师要充分运用艺术感受力。

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条件,是遗产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总和。非遗影像要在有限的屏幕时空内完成叙述、阐述、分解与综合,实现直接时空、间接时空、语言时空、行为时空和景观时空的交错转移,对于导演的智慧、摄影师的灵气、剪辑师的悟性都有较高的要求。文字可以将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分开描述,在影视语言中,它们是合为一体的。影视语言靠镜头和画面情感影响观者,靠镜头组接、画面构图、色彩冷暖、景别景深诉诸观者,使观者加深对解说的理解,获得直接的心理感受。如枯木衬以苍翠原野,暗示时间流逝;蓝天一行雁阵,即完成时空转移。这是影像语言表达的长项。

非遗纪录片的整体风格应该是写实、朴素。

导演、摄影和剪辑都要明白项目内容,揣度探讨遗产与持有者的内外关系。之前,应认真听取专家对项目的详细讲解,仔细阅读项目文本。导演要在文本基础上分解画面,确定影片基本调子。摄像要运用准确合适的镜头和景别,展现项目的内容涵义。在非遗纪录片摄制中,不妨借鉴翻译界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场景可信,真实再现遗产的存续空间;达,就是通俗明白,过程和发展的线索要连贯,要让普通人看的懂;雅,就是要有整体风格和艺术特色的统一。

在非遗纪录片中,应谨慎使用视频特效,避免技术手段带来的眼花缭乱,始终保持非遗影像朴素、客观的本色。恰当使用单色和低饱和度色彩,能加强影片朴实无华的特点,创造出古老悠远的历史时空,形成符合项目本体的独特风格。使用照片时,应加以处理,形成画面运动,条件允许最好还是使用摄影机拍摄,以避免幻灯片效果。可借鉴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方法,适当设置场景和情节,必要时进行稍微的剧情化处理,以提高影片的观赏性。总之,在表现手法上,宁缺毋滥不足取,恰到好处才当然,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非遗纪录片可以采用故事体和文献体两种结构方法。

一般来说,故事体非遗纪录片是将一个或几个传承人放在遗产背景中展开故事线,人物事件可能会将影片的视野局限在个别人才能合理知晓、理解或是表现的范围内。

故事体非遗纪录片着力于真实人物和真实环境。拍摄可见的真实,不仅是外在的客观程式和生活状态,还要再现拍摄对象的内在精神世界。对于前者,采用观察式拍摄即可,对于后者,则可能要引入参与式拍摄。在拍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刺激,能够促进他们对于中心问题的思考。

文献体非遗纪录片,其时空发展一般是由画外音叙述来推动的,影像则起了一个支撑和证实的作用。当然,音效的真实也是支撑纪录片的要素。文献体纪录片的片段,并不都需要严格遵循编年体例,影片的顺序是在后期完成的,拍摄时可以不多考虑前后顺序问题。影片使用的素材包括实拍镜头、电影资料片段、照片、个人收藏品和口述访谈等。这些材料由导演和剪辑师共同处理,而剪辑师的能动性更大。在技术上,剪辑师要从文本制约中解脱出来,运用声画同步、声画对位等各种手法,以多变的印象风格的剪切手段连接时空,建筑更自由更接近直觉的电影语言形式。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综述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包括口述史访谈片、传承教学片和项目实践片三种。利用前三种影像素材剪辑综述片,最终形成系列的四种影片。

与非遗纪录片不同的是,此四种影片完全倾向于传承人的言语行为,无论是客观叙述或是展开故事线,都要始终围绕传承人个体,在格式上与人类学纪录片比较接近。

大致分为:前期调研提取概念草案,文本阐述,设计访谈问题,编撰拍摄大纲,田野拍摄,后期剪辑与合成。

首先组成包括学术专员、导演、主摄影和录音在内的基本团队,开展前期调研。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相识沟通,传达拍摄动机和目的,取得传承人信任;收集传承人背景材料和基本事实信息,收集所有拍摄中所需的人事资料;制定访谈问题设计和拍摄大纲,确立主题和基本风格;情境设计,将遗产的各个环节聚焦到最有意义的场景和情节中;最后,留意观察并确定其他合适的被摄者。

凡在影片中出现者,都要在谨慎观察和语言交流以后,才可让他进入拍摄中。人物选择是影片风格构思的一部分,人物类型越突出,影片的感染力也就越大。不要让一部非遗纪录片失去生动鲜活的品质,看上去像个科教类作品。

结构是影片的构成元素。建构一部纪录片的材料包括镜头、场景、段落。镜头是以摄影机开启、关闭为开端和结束的一条单独完整的画面;场景是在一个独立单元拍摄的一组连续的镜头;段落是一些镜头和场景的集合。它们合起来构成一段连贯的故事。

镜头、场景要为项目本体服务,每个镜头、景别和拍摄技巧,都与要表现的内容密切相关。镜头就是观众的眼睛,它决定观者最后能看到什么。在拍摄现场,应尽力做到镜头丰富,景别多样,给后期剪辑留下充足材料。镜头是有感情的,日本导演小川绅介说:“我的摄影角度和被摄者始终处在同样水平,如果对方蹲着或躺着,摄影师就必须降低自己的摄影机。”对于非遗影像来说,拍摄角度不仅是一种美学考量,更涉及到影像伦理和对被摄者人格的尊重。作为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者,一定要在灵魂深处降低自己的摄影机。

尊重传承人是包括学术专员在内的摄制团队必须一致遵循的原则。学术专员对于抢救性记录文献片的创制至关重要。在学术立场与传承人立场发生矛盾时,也须记取上述原则,为传承人立场让位。尊重传承人对持有遗产的认识和情感,尊重非遗实践者的辛勤付出,尊重非遗的活态传承规律。这种尊重应贯穿在整个影片叙事线的内容选择和侧重上。

拍摄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应注重现场声音的采集。声音在纪录片中与影像同等地位,好的同期声效果是影片的真实性的重要补充。同期声录制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专业录音师采用强指向性话筒挑杆录音,结合专业录音机与调音台,在现场进行声音混录;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无线话筒录音的方式;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摄影机内置话筒进行同期声录制,这是最普通的方式。

除了同期录制的人声以外,在影视声音体系中,还包括同期录制的环境声音,以及后期配置的对白旁白、背景音乐及声音特效。有源声音是片中人物交谈、演奏或演唱的片段,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无源声音则是后期合成时专门选配的音乐和音效,起到写意抒情,表达思想,创造节奏的功能。

在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和综述片创作中,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可能,最常见的关系是声画同步,即声音与画面同时起止,保证同一时空记录的真实性呈现在影像叙事中。另一种关系是声画对位,运用旁白、音乐与画面的相关或对立,表述影像内容,让观影者产生共鸣,细心体会文化表述者的真实意蕴。

纪录片剪辑师被看作是第二导演。高水平的作品总是掌握在剪辑师手中,而不在导演手中。一般来说,剪辑师参与拍摄现场,可以了解每个镜头的拍摄情况,了解场景叙述的过程;剪辑师不在拍摄现场,可以不带任何义务和偏见地审视场景,向导演揭示素材中所蕴含潜在表达的可能性。导演和剪辑师观看素材,整理思维,有些情况可能与拍摄初衷相违背,顺其自然及时调整。纪录片就是这样,直到完成前的一分钟都处在创作之中。

在当代中国特定条件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寄希望于传统社会形态的停滞不前,是极不现实的想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就是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媒体手段,记录、保存、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和多元化交相涌动、各争长短的当今时代,作为非遗影像记录者,将文化记忆变成数字信号为后人永久保存下来,是件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对于知识积淀、人生培养和生活认知益莫大矣。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是影视艺术的新门类,随着非遗保护研究事业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必定有更多技法和经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讨总结,也须更多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记录非遗保护成果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遗产申报纪录片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遗产怎么分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