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雅遗址出土汉文简牍所见汉文化西传

2020-11-29 11:30
新疆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斯坦因简牍汉文

自1901年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以来,尼雅考古已经持续了一百余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王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其中大量的汉文、佉卢文文书材料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精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原始资料。精绝国作为当时丝绸之路南道上的撮尔小国,并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丝路的开通,为了适应西汉王朝的统一管理,精绝国以汉文为官方文字。东汉末年,中原王朝无力继续掌控西域,由中亚贵霜王朝传来的佉卢文开始在塔里木盆地流行,成为当地使用的主要文字。相较总数达上千件的佉卢文文书,目前为止尼雅汉文简牍仅发现101枚。林梅村①孟凡人②、王冀青③、韩厚明④等对这批汉简先后做过著录、考释,但是因简牍出土时间跨度大,原始记录混乱,相关情况并不十分明晰,学界对这部分材料的了解也不很充分,因此有必要再作梳理、研究。

一、尼雅汉文简牍的发现

1901年1月,正在进行第一次中亚考察的斯坦因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尼雅巴扎,偶然在当地人手中发现写有佉卢文的木板,立即引起他的注意,进而从木板“主人”易卜拉欣处得知在尼雅河尽头有一座古城废墟的消息。已有丰富探险经验的斯坦因很快召集了50个民工,在易卜拉欣的带领下,于1901年1月28日进入尼雅遗址,整整工作16天,期间在N15号房址中获得了汉文简牍残片53件。这批简牍最后交由法国汉学家沙畹考释,他将其中的93a和93b,328和75,125和127,61和62相缀合,得简49枚,撰成《在丹丹乌里克、尼雅和安迪尔遗址中出土的中文文书》一文,作为《古代和田》的附录于1907年出版⑤。此后王国维又将109和123,192和02相缀合,最终得简47枚⑥。

1906年10月,在英国政府和英属印度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斯坦因开始第二次中亚考察,并于当年10月12日再次来到尼雅遗址,发掘13天,从N14号房屋遗址的一个“大垃圾堆”中发掘出11枚汉文简牍,其中包括8枚保存完好的王室赠礼标签,这批木简同样交由沙畹考释。罗振玉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写信向其索取相关资料,并于1912年得到沙畹寄出的手校本,在其之后与王国维合作出版的《流沙坠简》中就收录了这8枚赠礼标签。

相较而言,斯坦因所获最后一批汉文简牍的过程比较曲折。1930年10月,已经68岁的斯坦因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共同资助下,取道塔什库尔干进入新疆喀什,计划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新疆考察和发掘。然而此时的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于斯坦因的所作所为已有警觉,对中国文物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始重视,虽然通过收买贿赂和英国领事的帮助,他最终还是得以在和田沙漠中进行了考察,但是因有随行监视的官员,大规模挖掘的希望还是落空。1931年5月18日,在中国学者的强烈声讨和新疆政府的驱逐令下,斯坦因起程回国,草草结束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中亚考察,所获文物也被强令移交给喀什行政长官马绍武,只带走了部分文物照片的玻璃底版。表面看来,斯坦因这次考察最终黯然收场,在尼雅遗址只待了短短数天,但实际上,精明非常的他故意吸引监视人员的注意,暗中却派人到之前出土过汉文简牍的N14遗址继续挖掘,获得21枚简牍。同时,另一民工赛义德也从N2遗址采集到4枚汉文简牍残片,雅辛则在N2遗址采集到1枚完整的汉文简牍。至此,目前可以确认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时从尼雅遗址获得了26枚汉文简牍,但是因斯坦因本人对这次考察的成果讳莫如深,没有出版任何材料,所获文物被扣在喀什,至今下落不明,这一批汉文简牍始终未获公布。直到1995年,中国学者王冀青赴英国研究斯坦因中亚考察档案,才在英国图书馆东方与印度事务部收藏品部的协助下找到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所获文书的照片和玻璃底版,其中就有这26件汉文简牍的照片⑦。斯坦因之后,虽然尼雅遗址的考古工作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屡有珍贵文物和佉卢文简牍出土,但是一直再未发现汉文简牍。1988年,中日两国考古学者启动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项目,在1993年10月的第5次调查中,中方队员在N14遗址中发现2枚汉文简牍,一枚顶端保存两字,难以辨识;另一枚残简两面均有字,经王樾考证,内容为汉代字书《苍颉篇》的文字⑧。1996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进行第8次调查,发掘清理了93A35(N5)遗址,在该遗址北部的房址FC的西间FC4出土了9枚汉文简牍,均为长方形残木片,每片有3-6个行书书写的汉字。据发掘主事者言,FC房址实际就是斯坦因第一次进入尼雅遗址采集到53枚汉文简牍的N15遗址⑨。

下表为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文简牍的概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所获的悬泉汉简中,有4枚记录了精绝使者的信息,也是我们考察汉代精绝同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以及精绝和西域各地之间关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材料⑩。

尼雅遗址出土汉简简表

二、尼雅汉文简牍所见关津制度

关津是指中央政府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置的关卡,用以控制人员、物品流通,军事防御,缉拿盗犯等等,是中央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地处战略要点的关津,更是国家命脉所在。尼雅遗址所在的精绝曾经也是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关口,《汉书·西域传》记载其:“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⑪位置正处丝绸之路南道中段,是当时于阗、莎车乃至葱岭以西的大月氏、安息等前往中原的必经之地。从尼雅所出的汉文简牍来看,汉晋时期,精绝在中原王朝的管辖下也实行同样的关津制度,严格控制人员的往来,必须持有过所才允许通过,如N.XV.203号木简:

□右一人,属客典寄□纖技钱佛屠中,自齎敦煌太守往还过。

记载的就是一个人凭着敦煌太守颁行的过所往来于丝绸之路上。所有过关人员还要登记,留下自己的相貌和随身物品信息,以备核查:

月氏国胡支柱,年卌九,中人,黑色(N.XV.53)

月氏国胡支(N.XV.191)

丑,年十四,短小,同著布袴褶(N.XV.337)

卅,中人,黑色,大目,有髭须(N.XV.152)

异,年五十六,一名奴,中人,髭须苍白,著布(N.XV.08)

异,年五十六,一名奴,中人,髭须苍白色,著布袴褶,纑履(N.XV.192+01)

男生,年廿五,车牛二乘,黄犅牛二头(N.XV.61+62)

白驳马,故素鞍勒(N.XV.324)

这类文书在出土汉简中最为常见,主要内容一般是通关人员的姓名,年龄,身材,样貌、服饰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牲畜。因尼雅地处西域腹地,往来人口中胡人比例很高,出土过所简牍里最多的是来自葱岭以西的大月氏人。

没有过所而擅自出入关津的,在秦汉时被称为“阑”或“阑入”,依情节轻重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到魏晋时期,管理更加严格。尼雅木简中就记载除了必须有过所外,还要严格按照日期规定抵达,不能随便去其他地方,也不准私下交易买卖:

违会不还,或安别牧,私行糴买,无过所启信,前各私从吏周。(N.XV.353)

简牍中也记录了一起没有按期返回,而且回来时没有过所而被发现的事件:

去三月一日,骑马诣元城收责,期行当还,不克期日,私行无过(所)。(N.XV.109+123)

关津还有一个重要职责是缉拿罪犯,各级政府通过传书到各个关口要道,要求协助追捕罪犯。这类木简在尼雅出土不少,如:

西域长史营写鸿胪书到,如书罗捕言,会十一月廿日,如诏书律令。(N.XV.328+75)

写下,诏书到罗捕言,会三月卅日,如诏书。(N.XV.348)

上言府普告绝逐捕,不得使经家而不禽获,已收摄皆先问前所经。(N.XV.314)

右八人启辞前已言府逐捕,今重下普下(N.XV.314)

都是要求精绝协助缉拿罪犯,有些甚至要求限期完成。其中N.XV.328+75这一件最为重要,是当时中央主管“归义蛮夷”事务的大鸿胪下达给西域长史,再由西域长史营转发到西域各地,要求限期逮捕罪犯。

三、尼雅汉文简牍所见新莽事迹

尼雅遗址出土汉文简牍中有一批时代为新莽时期,王冀青、林梅村、孟凡人都分别从内容、书体等角度考证过,意见各有不同。

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立只有两岁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为假皇帝,代理朝政,改年号为“居摄”。公元8年12月,王莽正式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称“始建国元年”。为了进一步证明他称帝的合法性,他又引刘向、刘歆父子五德相生的说法,认为朝代之间的五德关系应该是: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唐尧(火)—舜(土)—夏(金)—商(水)—周(木),秦代不算正朔,因此汉代承继周代之后为火德,新朝则是以土德取代汉的火德。按这一逻辑,新朝代汉正是尧舜禅让故事的重演都是以土代火。为了向全国百姓,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王侯百姓灌输这一思想,稳定自身统治,始建国元年(8年)秋,王莽“遣五威将军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⑫尼雅出土的N.XIV.ii.6和N.XIV.ii.7号木简,简文分别为“极而土德起也”、“体者,明黄、虞之烈”正是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所谓黄、虞即指黄帝和虞舜,二者都是土德,意为王莽乃黄帝、虞舜之后的又一位“圣王”。

此外,同属于新莽时期的简牍还有:

为先代之后,礼为新宾也。里(N.XIV.ii.19)

天下欢喜,海内安宁(N.XIV.ii.16)

(新成)亭神井、诸田诏沟者,明新室以新为号,成就(N.XIV.12.8)

唯元肆母曰:善善庶人,明斯(N.XIV.12.8)

皇帝以大军(N.XIV.11)

皇帝赫然斯怒,爰整其旅,命遣武臣,张弓设弩(N.XIV.11.4)

其中“新宾”是“新室宾”的简称,应指被王莽取而代之的刘婴。N.XIV.ii.16、N.XIV.12.8、N.XIV.12.8普遍被认为与王莽称帝前后各地出现的符命有关,如居摄三年(8年)七月,广饶侯刘京上书献“符命”,称齐郡临淄县昌兴亭出现了一口深达百尺的新井。这些符命与N.XIV.ii.6、N.XIV.ii 7、N.XIV.ii.19记载的五德思想一样都是王莽为称帝所造的舆论,为其改朝换代服务,又在五威将到西域宣扬《符命》的过程中传播到了精绝。也是在这一次宣扬符命的行动中,王莽将西域各国的王贬为侯,把匈奴单于的“玺”改成“章”,最终导致了西域诸地和匈奴的反叛。

至于N.XIV.11和N.XIV.11.4,因为提到了大军、武臣,军事气氛浓重,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两枚简牍与《汉书·西域传》所载天凤三年(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等事件有关。然而,早在王莽称帝之初,中原和西域之间就已经因为王莽改制而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始建国二年(10年)发生了西域戊己校尉史陈良、终带杀戊已校尉刀护,率吏士男女2000多人投奔匈奴的事件。始建国五年(13年),焉耆又杀西域都护但钦,可见当时王莽已无力控制西域。而且天凤三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讨伐焉耆,史载“诸国皆郊迎贡献”,但是包括焉耆在内,参与这场战事的莎车、龟兹、姑墨、尉犁、危须等都在丝绸之路北道,与精绝相去甚远,精绝极有可能根本没参与迎接王莽大军。而且这次讨伐焉耆的军事行动的结果是王骏全军覆没,李崇退保龟兹,“西域自此绝”⑬。如此一来,这些木简也就更不可能在这之后传递到精绝。

实际上,这两枚简牍应该与其它几枚一样,同属于始建国元年秋,王莽派遣到西域宣扬《符命》时留下来的。王莽尚未称帝时,经常自诩在其治理下,天下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唯西方未有加”,为进一步制造“四海一统”的假象,给自己的称帝造势,他以重金利诱羌人首领良愿献地内属,在羌人所居青海湖、盐池等地设置西海郡,引发羌人不满。居摄元年(6年),西羌豪酋庞恬、傅幡起兵,赶走西海郡太守程永。王莽派护羌校尉窦况率军击之,于居摄二年(7年)春,击破西羌。同年十二月,他又成功镇压东郡太守翟义起义,居摄三年春又击破赵明、霍鸿的部队,一时间志得意满,“自谓威德日盛,获天人助,遂谋即真之事矣”⑭。当年年底即迎受天下各地的祥瑞符命,正式称帝。因此,N.XIV.11中的“大军”应释为“大司”,指掌管全国军政事务的“大司马”,而N.XIV.11.4“皇帝赫然斯怒,爰整其旅,命遣武臣,张弓设弩”所说的正是王莽击破西羌,一统四海的赫赫武功。这些武功和包括亭出新井、土代火德在内的符命一起被王莽大肆宣扬,成为其称帝,建立新朝的基础。

四、尼雅汉文简牍中的楬

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所获尼雅汉文简牍中共11枚,其中3枚仅有二、三字可以辨识,其余8枚保存完整,分别为:

N.XIV.iii.1:

大子兵夫人叩头,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夫人春君(背)

N.XIV.iii.2:

臣承德叩头,谨以玫瑰一再拜致问(正)

大王(背)

N.XIV.iii.4:

王母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王(背)

N.XIV.iii.5:

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春君,幸毋相忘(背)

N.XIV.iii.6:

休乌宋耶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小大子九健持(背)

N.XIV.iii.7:

苏且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春君(背)

N.XIV.iii.8:

苏且谨以黄琅玕一致问(正)

春君(背)

N.XIV.iii.10:

君华谨以琅玕一致问(正)

且末夫人(背)

这些木简的形制比较特殊,底部都被削去两角,两侧有三角形凹缺(图1)。史树青最早提出这批简牍与1951年长沙杨家山西汉“刘骄”墓所出的“被绛函”木札形制相近(图2),用途相同,凹缺处是用来缚绳,然后系在致送礼物的箱函上作为标签⑮。这一看法颇有见地。

按照简牍学分类,这类形制的木简应该属于楬。楬本义为用作标记的小木桩,有标识、标明之意。《周礼》中曾多次提及,如《周礼·天官》载“职币”的职能为“辨其物而奠其录,以书楬之。”释曰:“‘以书楬之’者,谓府别各为一牌,书知善恶价数多少,谓之楬。”⑱《周礼·秋官》又载:“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注曰:“楬而玺之者,楬书其数量以著其物也。玺者,印也。既楬书揃其数量,又以印封之。今时之书有所表识,谓之楬橥。”⑲可见,楬的主要作用是标识物品。

从出土简牍看,楬主要有实物楬和文书楬两类。实物楬用来标识钱币、器物,文书楬则是作为案卷标题。按形制,楬又可分为三种:一为楬首画网格纹,上端钻孔用于穿绳;二是楬首涂黑钻孔;第三就是楬首两侧刻缺口系绳⑳。尼雅所出8枚“致问”简即属于第三种。类似木简在汉代内地和边疆地区都有出土。1930年,瑞典学者贝格曼所获的居延汉简中就有多枚。2010年,长沙五一广场1号窖所出东汉简中也有发现。从居延汉简中可看出,尼雅所出楬上的横线应该释为“一”,而非有些学者认为的界隔符。唯一不同的是,尼雅出土的楬,缺口是在下部,而非楬首。

从简牍内容看,尼雅遗址出土的楬同时还有谒的功能。谒即名帖,“不仅通自己的身份、姓名,其主要内容还在于向特定的对象致问拜谒”㉑。尼雅所出楬就是承德、王母、君华、苏且等人拜谒大王、春君、且末夫人等人时,所赠送礼品的标签(主要是玫瑰和琅玕)。分析其中的姓名,可以肯定简牍中提到的人大部分是精绝本地的贵族,如大王、休乌宋耶、九健持等,也有部分可能来自中原的官员或者因和亲而嫁到精绝的中原宫女,如承德、君华、春君等。至于且末夫人,或许是且末和精绝联姻而嫁到精绝的且末贵族。这些精绝的上层贵族不只是简单地使用汉语来表示致问,进行交际,而且熟谙中原的社交礼仪。

五、结语

概言之,尼雅遗址所出的汉文简牍表明,至少在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9)之前,中原王朝对于远在西域的精绝一直保持着有效的监管,努力推广汉语教育,并将其作为西域边防的关口要塞之一执行严格的关津制度,以保证中央政令的畅行无阻。反之,中原王朝政权的变动也对当地产生重大影响。王莽建立新朝后,为巩固自身统治,将西域作为宣传其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区域之一,足见西域与中原联系之紧密。同时,精绝贵族以《仓颉篇》为课本学汉字,习中原礼仪,既是为了适应中原王朝的管理,更可见他们对中原汉文化的向往。凡此种种皆彰显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文化逐渐西传,深刻影响了丝路沿线的各个绿洲,也为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斯坦因简牍汉文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乐器名称汉文译名小议
西夏十一言《功德宝集偈》:罕见的汉文佛教偈颂体式
四十年来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CITY OFANGELSBY DAVID DAWSON & HATTY LILU
地不爱宝
观音山下尼姑坟
世纪惊奇:“走马楼简牍”发现亲历记
生死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