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妹 徐 捷
(1.江苏省如皋宏康皮肤诊所,江苏南通 226532;2.如皋市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599)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皮肤科多发病、常见病,患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皮肤斑块、风团,瘙痒难耐,病情迁延不愈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与热、压力、寒冷等物理刺激或过敏原等有显著相关性,部分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慢性荨麻疹患者机体对致病因素产生反应后,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与大量组织胺,从而导致患者形成风团。临床多通过交替或联合应用H1与H2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荨麻疹,但对于部分顽固性慢性荨麻疹不甚理想。氯雷他定是常用的抗组胺类药物,在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甘露聚糖肽抗变态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的能力较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2]。本研究探讨氯雷他定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如皋宏康皮肤诊所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6.75±1.32)岁。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6.24±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相关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 h的一过性风团,伴有瘙痒且反复发作;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真菌药物或免疫调节类药物;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长效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压力、口干或寒冷等物理刺激引发的荨麻疹患者;皮肤划痕症、遗传性血管性血肿引起的荨麻疹患者。
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1044,规格:10 mg×8片)+甘露聚糖肽片(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316,规格:5 mg×12 片)口服治疗,氯雷他定 10 mg/次,1 次 /d,甘露聚糖肽片1片/次,2次/d。
对照组仅给予氯雷他定胶囊口服治疗,用法用量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治疗结束完全停药1周后观察疗效。
比对分析两组嗜酸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IgE)定性、C反应蛋白水平(CRP)、治疗总有效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与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①治疗前、治疗后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检测并记录患者嗜酸细胞计数、CRP水平(正常水平:0.068~ 8.2 mg/L)以及IgE定性。②通过UAS评价患者瘙痒程度以及风团数量。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2分为中度瘙痒,3分为重度瘙痒;风团数量:0分为直径≤3 cm风团数量小于10个,1分为直径≤3 cm风团数量10~50个或直径>3 cm风团数量<10个,2分为直径≤3 cm风团数量>50个或直径>3 cm风团数量10~50个,3分为躯体几乎全部受累。③通过DLQ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共10项问题,各项分值评分0~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④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为患者治疗后UAS降低幅度≥80%;有效为患者治疗后UAS分值降低40%~80%;无效为患者治疗后UAS分值降低幅度<4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本研究数据由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和U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对比分析[例(%)]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嗜酸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3。
治疗后,观察组IgE定性检查2项及以上过敏原结果呈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慢性荨麻疹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特征为组织水肿、血管、黏膜和皮肤暂时性炎症性充血。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暂时性红斑、局限性瘙痒以及风团样皮疹,该病与季节改变、内分泌因素、精神状态、免疫功能、合并慢性病、吸入物、药物以及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也同样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5]。
表1 两组患者DLQI评分及U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DLQI评分及U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DLQI评分 U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0.38±1.07 5.63±0.78* 4.85±0.43 1.12±0.18*对照组 40 20.27±1.12 8.63±0.91* 4.91±0.59 1.53±0.32*t 0.449 3.232 0.520 3.618 P 0.655 0.002 0.605 0.001
表3 两组患者嗜酸细胞计数,CRP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嗜酸细胞计数,CRP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嗜酸细胞计数(×109/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0.561 4±0.071 2 0.301 5±0.031 8* 8.68±1.75 2.48±0.93*对照组 40 0.557 8±0.063 7 0.413 9±0.042 6* 8.45±1.58 3.41±0.85*t 0.238 3.532 0.617 2.912 P 0.812 0.001 0.539 0.005
表4 两组患者IgE定性2项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率比较[例(%)]
组胺能够促进内皮细胞收缩,导致血管中的液体外渗,因此,在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组胺具有极其重要的传递作用,能够引发皮肤形成大小不等、水肿程度不同的风团,故抗组胺药物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起效快、药效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但长期用药,受心理因素与疾病影响,患者较易出现停用药物、忘记用药或未按时服药等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疗效[6]。甘露聚糖肽是具有抗溃疡、抗感染、抗免疫低下、抗肿瘤的多糖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性,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白细胞数量的提升,有效抗变态反应、抗炎,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甘露聚糖肽能够有效缩短慢性荨麻疹持续时间,降低反复发作的次数,且用药安全性较高[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应用氯雷他定与甘露聚糖肽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氯雷他定经口服后能够有效发挥抗过敏、改善炎症等作用,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中枢嗜睡作用,甘露聚糖肽经口服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通透性,抗原性较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应激能力,改善患者血管通透性,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经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观察组97.50%(P<0.05)。表明氯雷他定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提升总体疗效,相较于单一氯雷他定治疗,控制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相互弥补,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更为有利,有效发挥抗胆碱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有效缩短患者荨麻疹持续时间,避免疾病反复发作,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8]。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氯雷他定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CRP及嗜酸细胞计数,相较于氯雷他定单一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CRP定量及嗜酸细胞计数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氯雷他定能够选择性抑制组胺,有效改善患者CRP定量水平,同时氯雷他定能够有效抗胆碱活性,进而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而甘露聚糖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患者吞噬细胞吞噬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激活淋巴细胞,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提升患者应激能力,增强造血干细胞功能,提升外周血细胞含量,显著改善患者血管通透性,缩短患者荨麻疹发病时间,降低疾病的反复发作。甘露聚糖肽与氯雷他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有效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慢性荨麻疹疾病的治疗更为有利[9]。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实施氯雷他定与甘露聚糖肽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疗效,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CRP及嗜酸细胞计数,调节患者免疫失衡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