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珍平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初级中学 甘肃 镇原 74450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内因是学习并获取知识的关键,教师要诱导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得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自己的课堂,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达到乐学好学之佳境,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俗语有言“先入为主”,可见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学生很重要。尤其对于初中生,他们对事物分析还缺乏理性,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有着很大的片面性,且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康灵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仪表风度、知识才华及人格素养往往成为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首次接触学生时,应特别注意个人形象。做到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动作洒脱,态度和蔼,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言谈举止高雅风趣。这样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甚至敬佩,从而把师者当成崇拜的偶像。进而就会很自然的把这种好感移情到老师的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率先完成其布置的作业,渴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也为以后该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更要注重“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处处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有一日,我正在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见到老师和长辈应主动问好。班上忽然有一个学生问我,“我们向老师问好,可是有些老师他却不回应我们,老师都没礼貌,凭什么要求我们讲礼貌?”这个学生的话听起来虽有些刺耳。但却提醒了我们为人师者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语文语言艺术的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采用标准的教学语言,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尤其生动形象性,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富有生动形象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语言必须借助表情、动作、体态,再辅助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这样便可以把学生的眼球牢牢锁定在课堂中。如在讲到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时,若能在情感语气、语调和语速上不断变化,同时再结合文章内容情节,辅之以喜悦、悲伤等面部表情和相应的手势动作,使其抽象深奥的语言富有生动形象性,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文章前一部分讲述的是自己在百草园的童年趣事,后一部分写的是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历,略显枯燥无味而备受约束,两部分的内容和情感色彩截然不同,在讲授课文时,教师若能结合语境,前者用充满活力的语调,语速适当轻快些,后一部分用低沉苦闷的语调,语速沉闷、缓慢,这样使得课堂教学语言富有变化,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教师应因材施教,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弄清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等。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适时有效地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营造与之相应的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使得学生冒出许多“奇思妙想”。这样学生就会轻松的与教师交流情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在作业、作文批改中和学生及时地进行情感交流,在作业批改中多鼓励少批评,通过红色的提醒式的批注语警示学生的不足,用表扬激励的批注语言、评价语言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以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的方式创设出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学生一旦有了安全感和自由感,便会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语文课进行快乐的交融。在这种情感互融的基础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充分利用课余黄金时间。在课堂之外,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若能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尤其对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可敬,从而构建最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生的栖息地。教者若能以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用中肯又精辟的精彩评价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以最诚挚的情感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这样学生的整个心灵便都会浸润在你的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