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崎葩 齐晓娅( 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重庆 400010)
糖尿病是一种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慢性病,血糖如控制不力可能累及其他组织器官,导致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在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间对30 ~70 岁重庆市常住居民的膳食模式进行分析,了解我市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模式特点,旨在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2 型糖尿病患病间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饮食干预方案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将我市划分为5 个抽样片区(东、西、南、北、中),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片区抽取5 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5 户,共计调查2697 人。纳入标准:年龄范围30 ~70 岁,均为在我市居住超过5 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糖尿病或代谢病史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资料不全者,不能配合者。最终有效调查1493 人。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规定和要求进行面对面询问。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膳食结构和实验室指标。基本情况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家族病史、慢性病史、饮酒、吸烟、运动等。膳食结构采用食物频数调查表对被调查者过去12 个月内的食物摄入情况(包括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进行分析。实验室指标:对受试者空腹血糖及糖耐受情况进行检测。
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并对受试者膳食模式进行划分,共包括调味品模式、动植物蛋白模式、传统健康膳食模式、甜品膳食模式和饮酒膳食模式5 类;每种模式按照得分从低到高划分为T1、T2、T3 水平。
数据采用SPSS21.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1493 名研究对象中男874 名,女619 名;年龄35 ~70 岁,平均年龄(53.64±6.61)岁;新确诊为2 型糖尿病83 例,其余1410 名受试者血糖正常。
对可能影响2 型糖尿病发病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以甜品膳食模式为主的饮食结构为2 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传统健康膳食模式为主的饮食结构为2 型糖尿病发病的保护因素;详见表1。
表1 影响2 型糖尿病发病的单因素分析(n)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也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急需解决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2]。2 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生于患者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营养摄入过剩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临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3-4];在我国,关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特点研究较少,因此,了解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特点对临床营养干预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膳食模式是在充分考虑营养素与膳食间的关系后对膳食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的一种模式,可更全面的分析饮食与疾病的相关性[5-6]。
本研究对我市1493 名研究对象的饮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市居民膳食模式基本包含调味品模式(盐、酱油等)、动植物蛋白模式(肉类、豆制品等)、传统健康膳食模式(米面、蔬菜、水产品、植物油等)、甜品膳食模式(水果、甜点等)和饮酒膳食模式(各种酒、奶、茶等)5 类;符合我国居民饮食习惯[7-8]。
本研究对我市1493 名研究对象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市糖尿病患病率为5.56%,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以甜品膳食模式为主的饮食结构为2 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传统健康膳食模式为主的饮食结构为2 型糖尿病发病的保护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甜食膳食模式糖摄入太多,增加患病风险;传统健康膳食模式相对营养搭配更健康,有利于提供人体各项营养需求,且糖分摄入量不会太高[9-10]。
综上所述:膳食结构对2 型糖尿病发病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2 型糖尿病防治中应注意饮食指导,保持健康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