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研究
——以排球与羽毛球技术为例

2020-11-25 13:03唐梦巍
武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球排球羽毛球

唐梦巍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1 体育师范生运动技能迁移实践的必要性

1.1 运动技能迁移实践有利于提高技术学习能力

为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多门体育实践课程,要求体育师范生学习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实践将同属一种项群的运动项目进行组合教学,通过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良好处理各种运动项目间的联系,高效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缩短教学时长,有利于完成学业学习,进而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1.2 运动技能迁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丰富,现代教学方法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领会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为目的发展多种教学手段。这种开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在其中。将同群项目组合教学对体育教师编制教学计划、组织管理课堂等有新的要求,掌握运动技能迁移学习有益于同群项目组合教学实践,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1.3 运动技能迁移实践有利于灵活转换运动思维

同群项目在技术环节上有相似之处,“一球通,球球通”的思想在大多数体育师范生身体及心理上是成立的,习得排球技术的体育师范生对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及球的旋转有特别的感触,有学者称之为“球感”,利用这种“球感”进行篮球投篮、足球颠球时,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此外,在空间感知能力及战术意识方面,学习排球技战术的体育师范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时,有利于准确判断球的落点,提高预判能力及战术意识。

2 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的内在逻辑

2.1 共同要素是运动技能迁移的前提

共同要素是运动技能迁移的前提条件。共同要素论说明一种学习促进另一种学习的原因在于两种学习间的共同要素。运动技能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两种运动间的共同要素。从宏观角度来看,项群训练理论总结了同群项目间的共有特征,同群项目间运动技能迁移更容易。从微观角度来看,两种运动项目的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要素越相似,相同的学习反应就越强烈,运动技能迁移越容易。

2.2 身体素质是运动技能迁移的基础

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术在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强化下发展而来的,身体素质是运动技能学习与迁移的动因。身体素质不同的学习者掌握动作的快慢程度、动作技能水平不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进而促进运动技能迁移。刘永东指出动作结构与身体素质相似是运动技能迁移的基础,对技术与身体素质上有共同要求的项目进行归类组合教学,有利于促进运动技能迁移。[1]例如:排球与羽毛球运动员对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灵敏、协调身体素质的要求相似且较高,学习两种运动项目时会有相互促进的转移现象,运动技能迁移更容易。

2.3 分析概括是运动技能迁移的关键

概括化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对所学内容共同原理的分析概括能力。先学习的运动技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是在熟练掌握先学习的运动技能后,将这种原理的一部分或全部运用到后学习的运动技能中。因此,我们需要在熟练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后对该技能进行分析概括,形成一种“原理”,并且与将要学习的技能联系起来。这种分析概括能力体现了对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的熟练水平、对将要学习的运动技能的认识程度。相反,具有较高分析概括水平的学习者,对新旧两种运动技能间的共同原理掌握的越多,运动技能迁移越普遍。

3 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的实践逻辑

项群训练理论为训练方法及运动选材提供了新思路,在不断向项群理论拓展的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有一定启迪。例如:陈亮认为项群训练理论在体育教学方法上可借鉴与移植同群项目的教学方法。[2]曾黎认为项群归类教学法促进学生拓展多种运动技能,不仅提高教材间的逻辑性,同时通过对比使学生规范运动技能。[3]学者对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的教学实践探索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表明了其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武川洪通过对比实验研究证明同群项目运动技能迁移教学模式应用可行。[4]朱永亮对隔网对抗(持拍类)项目的教学实证研究表明了同项群运动项目在动作结构、战术实施、运动员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学习时更容易产生运动技能迁移。[5]在比赛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战术均是通过重复训练多次完整技术动作来实现,比较两种运动项目的扣球与杀球技术、发球技术、移动步法、网前技术、吊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能迁移规律。

3.1 扣杀球技术

扣杀球技术是比赛中进攻得分的重要方式,在技术统计时是评定一个队伍进攻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排球扣球技术与羽毛球杀球技术均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四个环节,分析对比排球扣球和羽毛球杀球技术(以右手握拍、击球为例),起跳后的击球点均为右肩前上方,完成技术动作的用力方法均需要形成背弓,通过收腹发力、大臂带动小臂同时伴随着鞭打动作完成整个技术动作。击球时排球以前推动作向前压球,羽毛球以手腕闪动向下压球,前臂内旋使球拍正面击球。因此,在排球扣球与羽毛球杀球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可促进背弓、鞭打及挥臂动作等相似技术环节正迁移。扣杀球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弹跳能力、挥臂速度、手指手腕对球(球拍)的控制能力以及起跳后的滞空能力等。采用合理的辅助练习、对比练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正迁移以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排球扣球技术时,通过掷羽毛球辅助练习体会身体呈弓形、鞭打、快速挥臂的动作。

3.2 发球技术

排球下手发球与羽毛球正手发球的动作都是利用手臂或持器械做由下而上的击球动作。排球上手发球与羽毛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都是在右肩前上方(右手握拍、击球为例)以鞭打动作将球击高击远,与扣杀球动作的区别在于击球高度与方向上的变化。

排球下手发球与羽毛球正手发球可分为准备姿势、击球动作、击球后动作三个阶段。整体来看,二者都是自下而上的挥臂动作,在球落下时找准击球点完成击球,击球后身体重心的转移。很多学习者在学习羽毛球正手发球时常出现拍不准的情况,由于排球发球要求抛球后击球,而羽毛球发球松手后使羽毛球自然下落,下落距离长且对拍面要求高。

3.3 移动步法

移动步法是通过不断的快速移动完成进攻及防守或以较好的身体姿态移动到适当位置进行有效击球的运动技术。移动步法作为一种无球技术,与学习者对球的预判能力和快速启动的反应能力以及移动不到位时随机处理球的能力有密切关系,是有效发挥技战术的重要因素。例如排球上步扣球与撤步扣球与羽毛球前进或后退杀球都是通过移动步法调整自身与球的位置完成扣杀球。移动步法的迁移更像是一种身体素质的迁移,排球与羽毛球移动步法均需要较好的移动速度与灵敏素质,对空间感知能力也有一定要求。排球与羽毛球移动步法练习可作为一种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例如通过较长距离移动步法练习提高移动速度。此外,结合球的移动步法练习在培养学习者的预判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处理球能力及移动意识方面有重要作用。

3.4 网前技术

排球拦网技术与羽毛球封网技术都是阻挡对方回球的技术动作。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封网技术常被认为是一种战术意识,主要是一名队员在网前封住对手回球路线的打法。排球拦网技术与打探头球同样体现了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二者都需要运动员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的起跳时机将回球拦截。[6]排球探头球是回球在网上探头过来时直接扣球至对方场区,与羽毛球封网动作中快速的下压式击球都是快速将球拦截至对方场区。

练习时通过改变进攻者的击球时机和击球速度培养学习者的判断能力与战术意识。通过视频、图片等观察拦网与封网技术的动作要领,概括梳理后进行对比练习,也可利用动态模拟视图将排球拦网手臂模拟为羽毛球拍,体会技术动作的相似之处,促进技术间迁移。

猜你喜欢
发球排球羽毛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羽毛球
羽毛球PK赛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发球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