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体育”角度防治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研究

2020-11-25 13:03黄汉池陈金婵宋福杰
武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公共卫生体育运动

黄汉池 陈金婵 宋福杰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云浮 527200

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急需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迅速处理的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成重大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影响公共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的泄露、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农药、鼠药、有毒化学品造成的危害、重大医院内和实验室感染群体性疫苗接种事故、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启动的“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全面提高的核心标志。[1]

2 2019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对终身体育的思考

截至2020年2月2日“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已经造成的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中很高比例的是老年人、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据人民网消息,高龄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本次疫情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也符合专家在制定防治指南中提出了此类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也符合专家组在公开场合(包括专家指南)中多次提出要注意体育运动,提高免疫力的说法。以钟南山院士以及其团队在此次疫情的防治手册中提出关于体育运动以提高免疫力为论点。钟南山院士非常赞成年轻人参与竞技运动,竞技运动不单单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它还有培养人的意志和坚持、团结等的好处;钟南山院士今年84岁高龄,常年保持运动。提出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一个必要的防治手段。

3 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影响

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 ,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 (包括心理健康 )、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与心理学科是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两者存在是相辅相承的。[2]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不受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侵害的监督系统。研究表明, 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对身体健康起决定作用。[3]生命得以存在或者发展,是离不开运动,离不开体育锻炼的。曾三明认为,运动强度适当,持续运动时间适当, 对身体的免疫力有帮助, 有利于疾病的预防。[4]黄美蓉等人认为,体育运动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免疫路径,应激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升高,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抑, 致使免疫功能下降。适宜的运动负荷可以降低心理应激对机体皮质酮的释放, 说明运动训练通过提高机体身心两方面的抗应激能力来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 从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颜军研究表明:中小负荷运动对应激的拮抗作用是有效的,显示中小负荷运动能有效地降低应激反应,使机体的免疫功能稳定。再次,体育运动 、心理应激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免疫路径。体育运动与心理学科是两个高度融合的发展学科,其存在是相辅相承的。经常参与运动会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 ,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 、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通过运动也可以对情绪进行有效的宣泄。体育活动的内涵要求参与者专注与奔放,心理学角度这是对于不良情绪的宣泄是十分有效的。

4 终身体育对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研究

4. 1 终身体育的理念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终身体育”一词是由终身教育演变而来,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 ·朗格朗在 1965 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先使用 “终身教育 ”一词 。终身体育来源于前苏联中央体育研究所所长克诺柯夫在 1968年提出的 “0岁 ~ 100岁体育锻炼”。[5]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了“终身体育 ”这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得到许多体育界同行、教育界、医学界等交叉学科的专家的高度认同,慢慢的作为一个思潮扎根在学术界。简单而言,终身体育就是把体育运动与体育锻炼灌输在人的一生,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时间上来说,终身体育要有一个长效的理念,是灌输人的整个生命;从空间上,不同时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与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对个人而言,终身体育理念能够让人们在生命长河中,让身体保持健康,以抵抗不良病毒的入侵,对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终身体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也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国民追求科学、 文明、 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从心理层面体育运动能帮助人们顺利渡过各年龄阶段转折时期遇到的危机和波动,指导人们科学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全民健身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同时也是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国家而言, 国民的健康水平是整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我国是否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4.2 终身体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4.2.1 政策层面建立终身体育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运行层面确立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年体育-老年体育为主线的运行机制

宏观层面,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与保障终身体育理念的政策实施,把理念在不同年龄层次根据不同的要求与实施办法落实到位。政策在“终身体育”战略上能够起到导向与保障作用:第一,从意识导向方面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到个人应该要灌输“健康第一”的运动理念,从政策层面把体育运动的功利性与其内涵分离开,真正从意识上把体育运动作为不同年龄层次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从政策保障层面来说,要加大对不同年龄层次体育运动需求的财政投入,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侧重与运动差异,分类投入,确保国民生活中的体育运动能够顺利进行,有效地开展。第三,加大对不同年龄的健康指导方案,社区体育文化、农村体育文化是开展健身指导的薄弱区域,从财政与理论指导方面要加大力度。

从终身体育的理念要求,应该确立从幼儿体育到老年体育运动的实施主线,把终身体育概念在人的不同年龄层面得以灌输。学校体育工作应该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角度为侧重点转移,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与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幼儿体育时期,应该是兴趣为主,从课程开发与授课过程充分侧重于兴趣的引导与培育,为义务教育阶段打基础。幼儿体适能与小篮球的开发是目前国内最为盛行与有效的幼儿体育开展的途径。对于幼儿体适能,应该加强课程的开发与师资的培养力度。据本人的一手调查,体适能可能在近几年高速发展,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确实提供了不少的就业创业机会,但从幼儿体育培育角度,调查研究显示师资有参差不齐、课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原因可以归结于:幼儿园对于体适能机构的准入机制没有过多的要求,特别是民办类的幼儿园;没有对此行业的统一管理与监管。所以,对于体适能师资与课程质量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加以监管。第二,王则珊教授在其文章《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提出,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列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并把建立学生体育健身方案,作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5]从王教授的文章不难得出,对于学生实施个人的健身方案是对个人开展终身体育的有效做法。文章显示,个人的健康方案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学生阶段,这就要求在学校体育就要开始意识与技能两方面的培养;第二,就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活动成为具有明确目的的自觉行为, 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实际、能持之以恒的可行方案。

4.2.2 终身体育与家庭、学校、社区三大主流区域的实施研究

一是家庭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为家长有效了解子女身心状况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对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性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培养孩子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家庭体育氛围在终身体育理念贯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一个个组成因子,家庭体育氛围浓厚不仅仅对个人、对家庭产生积极的作用,对社会而言也是一个理想的标榜,能够形成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人的一生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站教育站台,对任何一个人的漫长学习生涯与人生规划着都有着不可代替的影响,所以,家庭体育是终身体育开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人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在实施家庭体育的教育工作,首先作为家庭成员要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模范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与合适的指导方式,培育年轻一代的兴趣、技能的学习、技能的加强,到技能的自觉学习与加强,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面对此次武汉疫情,从国家到地方,从集体对个人达成了两个高度的共识:其一是对于野生动物的捕食应该马上停止,其二是家庭体育的重新认识。对于第二点,整个国家层次都提倡居家的体育运动,特别重视在眼前情况人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抵抗力与免疫力。

二是学校体育工作是终身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新课程下对于终身体育的要求早在定论,描述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指标。笔者认为,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推广的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影响,终身体育的理念推广效果不好。始终把学校体育工作当是一个附加的内容,而从根本上忽略了终身体育的内涵与深远意义。笔者认为,学校体育工作应该从根本上转变“唯体质论”,就体育的健身、教育、文化、社交等功能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去。三是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力补充。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产物,社区体育的功能发挥为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社区体育,就其存在的意义来说就是为了提高社区群体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生活水平,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通过社区体育,可以弥补家庭体育的单一性、与学校体育的规律性又别具一格;社区体育的多样化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培养与保持国民的终身体育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公共卫生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