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视角下高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拓展

2020-11-25 23:46徐艺嘉洪成文
大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疫抗疫防控

徐艺嘉 洪成文

受新冠肺炎影响,全国各地高校春季学期开学延期。高校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似乎居于被动地位——虽然有“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口号,但远程教育仍面临着教学质量 得不到保障、教学秩序难以监测、人才培养计划备受干扰等问题。从表面看,高校虽然被迫延期开学或者居家学习,但实际上线上课程平台、高校疫情智能咨询服务平台、心理咨询与服务平台等的建立均表明高校正在发挥自身优势为疫情防控服务。重视高校在防疫抗疫中的作用,考察高校的主体功能,探究具体的执行方法,是极有意义的工作。

不同于中小学,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人员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与结构的复杂性要求其必须更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防疫抗疫工作准确性与果断性的高要求决定了这一工作的责任不能全权依靠学校的行政管理层,更重要的是全体师生的“知信行”合一,高校因此做出了更多努力。其一,绝大多数高校都将重大传染病教育纳入到通识课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健康及行为习惯、辨别传染病症状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更关注学生自我防护的态度、防疫抗疫的积极性的提升。以高“知信行”水平配合学校的管理与防疫行动,提高学校统一指挥与协调的行动力。其二,多数高校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建立了或繁或简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疫情,有效地展开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防控工作。其三,整体而言,高校疫情防控信息化水平高,绝大多数高校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成立了电子疫情防控系统,实现了线上每日体温登记、出入登记等,配合班级微信群每日提醒,这种疫情防控信息平台的建立,方便了高校统一查看与管理学生的健康情况。显然较中小学而言,高校自身开展的卫生健康教育更为系统和全面,在自身防疫和抗疫体系设计方面更为成熟。

另外,大学生独特的群体特征也使高校防疫和抗疫工作更易开展。一方面,大学生善于从网络新媒体获取最新发布的信息,这不仅拓宽了其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也为其快速敏锐地察觉到疫情提供可能性。此次新冠肺炎的首次相关信息最早于12月初于微博发布,部分网民关注到该信息并提前囤积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高,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强,往往能快速地做出反应,且学生之间有关这类问题的讨论交流加强了相互影响,可以在宣传与呼吁防疫层面发挥强大的劝导作用。

除了校内防疫抗疫工作外,高校在拓展与外延社会功能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其一,高校与政府、社会联合构建社会支持平台,可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分担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基层社区的防疫工作压力。对于高校而言,高知识水平是最大的优势,以专业知识提供科学的、智能的服务,实现知识的转化价值,是高校的最佳选择。此次疫情期间,“云问科技”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50 多所高校联合,推出高校疫情智能咨询服务平台,以智能问答机器人与线上电话问答的形式回应高校师生以及其他客户端,有关疫情预防、发热咨询、自我隔离、愈后观察等问题,收效良好。这说明高校在特殊时期提供优质高效社会服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方面大有所用。

其二,高校利用自身学科优势,补充防疫抗疫过程中的遗漏或无暇顾及的环节,比如公众心理危机、舆论危机等。据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新发传染病暴发时心理压力会增大,妨碍正常生活。[1]公众在面对疫情时,易产生三种不良情绪:第一种,对传染性疾病起因、症状和传播方法途径不了解导致的对疾病本身的恐惧,甚至引发逃避就医行为;第二种,由于信息不对称,对疫情实际情况的误解而带来的偏激行为,如对疾病患者产生偏见与敌意;[2]第三种,心理自适能力较差,因疫情创伤性信息带来替代性创伤,产生内疚羞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非常不利于防疫抗疫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已经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不少高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提供心理咨询与疏导服务。如本次疫情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展“疫情防控,从心开始”的防疫心理援助活动,截止2020年2月20日,累计热线电话服务3,459 人次、网络辅导服务670 人次,累计服务受众4,129 人次,在缓解市民恐慌焦虑等情绪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

无论是内部防疫教育还是外部抗疫支持,我们都应给予高校防疫和抗疫应有的重视。此外,高校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强化其功能效用呢?高校内部防疫教育从两方面强化。一方面,通识课程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着重帮助高校师生端正面对传染性疾病的态度和思想。大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对健康行为的了解整体水平较高,高校加强防疫抗疫工作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自觉进行个人防护。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近期举办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们也应鼓励高校有意识的将此类端正态度的课程融入到学校日常的健康教育中。另一方面,细化高校防疫的机制与预案的制定,加强可操作性。目前高校的应急预案与防疫机制多停留在制定阶段,缺乏实践的检验与具体的落实方案,这些预案能否服务于现实需求,能否实现预期效果不得而知。传染性疾病不同于传统安全事件,难以通过演练获取经验,所以应尽量细化机制与应急预案的步骤,增加可实践性。比如提出建立以宿舍、班、院系、学校作为预警范围的疫情报告网,以宿舍为最小监测点,做到校园监测点的全覆盖等明确的措施建议。[4]

在外延社会功能方面,高校可关注拓展社会服务的种类这一着力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高校提供的社会服务不仅体现在疫情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而且在提供志愿服务、协助应对公众舆情危机等方面也可发挥作用。首先,将志愿培训与志愿精神渗透在高校日常的教育中,为防疫抗疫源源不断地输出志愿者。新华社发表观点“志愿者,是社区抗疫一线的生力军”,据新闻报道,疫情区的志愿者在负责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公共区域消毒、社区管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其中不乏高校的返乡学生。高校在日常的通识教育中,应重视对志愿精神的培养工作,重视基本医疗、应急常识的普及,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志愿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提供志愿服务。其次,鼓励高校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做好防疫抗疫舆论引导工作、提供舆论支持;同时发挥优势,畅通信息系统,帮助提供辟谣服务。人文关怀能够充分表现现代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与价值。[5]部分高校党支部组织开展的“为武汉加油”寄语活动,是展示与传播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鼓励高校利用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宣传钟南山院士、李文亮医生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此外,面对不实信息传谣情况,如“高校发布开学通知分批返校”“香油滴入口鼻阻断病毒传播”等谣言,号召本校师生不传谣信谣,积极传播辟谣信息,以畅通信息系统,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在防疫和抗疫过程中,除了监督高校做好校内疫情防控工作外,还应重视与发挥高校的主体功能,鼓励高校尽所能提供疫情智能咨询、心理疏导等社会服务支持平台,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疫情舆论引导、不实信息辟谣等防疫抗疫活动,在拓展与外延社会功能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防疫抗疫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