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 编辑/靖立坤
持续深化地区外汇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各项便利化措施在京落地见效,精准服务首都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首都外汇管理服务的窗口部门,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下称“北京外汇管理部”)坚持金融为民、外汇惠民,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持续深化地区外汇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各项便利化措施在京落地见效,精准服务首都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北京金融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国内防疫物资紧缺,药店、商超等口罩严重缺货。1月25日下午,北京某集团下属南方公司根据政府防疫物资储备需要,紧急从韩国采购一批防疫物资,韩方要求次日前取得现金支票。面对时间紧、业务跨地区跨境跨银行、小币种金额大、节假日期间无法跨境清算等诸多困难挑战,企业和经办银行紧急联系北京外汇管理部寻求帮助和支持。了解相关情况后,北京外汇管理部迅速成立专项对接小组,与市级相关委办、商业银行研究并确定资金汇划方案。历经7小时争分夺秒的紧张战斗,143亿韩元于1月25日21:49成功划转至韩方账户。几天内,北京大小药店、商超,迅速上架韩国口罩,充分满足了市民的购买需要。
这仅仅是首都外汇“战疫”的一个缩影。1月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北京外汇管理部高效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工作部署,本着“把问题考虑得更充分、把工作做得更细致”的原则,全力发挥外汇对北京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支持作用,多措并举力保汇路畅通。北京某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月、5月,该企业分别申请940万美元、1500万美元的外债登记,用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在北京外汇管理部“一对一”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在线上顺利提交了业务申请,并突破便利化额度成功办理了外债登记。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开通了外汇政策绿色通道,通过简化防疫物资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及减免提交材料、取消用于疫苗研制的外债借用限额等方式,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同时,发布网上办理操作指引,支持通过网络、邮寄等渠道“无接触”办理外汇业务,实现了业务未间断、服务不打折。该负责人还指出,该流程放在线下办理通常要一周多,现在只用半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零跑腿、不见面”快速办业务。
绿色通道使北京地区外汇服务彻底跑出了“加速度”,为首都高效防控疫情和企业顺利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10月末,北京地区累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防疫物资进口付汇1.14亿美元、出口收汇30.92亿美元,外汇捐赠收汇4723万美元,与防疫相关的资本项目结汇4607万美元;此外,办理线上业务2781笔,邮寄业务180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北京外汇管理部从实际出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使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2020年以来,共出台27项“硬核”举措,及时“输血供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持续升级,打造创新示范高地。北京中关村示范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3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针对区内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等特点,2017年起,北京外汇管理部率先在中关村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允许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了其财务成本。2020年,北京外汇管理部继续聚焦中关村高精尖产业,进一步加快政策创新引领,在中关村海淀园再次升级外债便利化政策,将便利化额度提升至全国领先的1000万美元,以更加充分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的需求。截至10月末,已累计为51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70笔外债便利化业务,预计一年可为企业节约12亿元财务成本。试点企业均表示,新政支持企业突破融资瓶颈、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大幅提高了企业跨境融资的灵活性和便利度,降低资金成本约3%—5%,有效地满足了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资金需求。此外,北京外汇管理部还在中关村海淀园推出了简化区内企业借用外债、股权激励、内保外贷等业务的审核流程等四项新举措,预计可为企业节约20%以上的材料准备时间,外汇管理改革红利持续得到释放。
二是重点领域便利化改革不断突破,外汇政策实现精准滴灌。北京地区市场环境良好,企业、银行诚信自律,北京外汇管理部找准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与首都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对接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推出“更优更好”的政策举措。2020年年初,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大到服务贸易,精简单证审核流程,提升贸易外汇资金结算效率。截至10月末,累计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4874笔,金额180亿美元。某铁矿石贸易商反映,新政落地后,退汇收入无需进入待核查账户,超期限退汇直接在银行办理,有效缩短了外汇资金的入账时间,大幅节省了财务成本。另一芯片制造企业表示,试点后单笔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节省了50%以上的材料准备和审核时间。此外,北京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截至10月末,已核准两家企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老挝开立了六个资金集中管理账户,集中管理18个工程项目的37个账户资金,涉及金额52.61亿美元,帮助企业节省了所在国项目10%的外汇汇出和15%的人民币资金成本,有效盘活了境外沉淀资金。
三是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简政放权惠及全域。在中关村示范区部分先行先试政策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北京外汇管理部加大了复制推广的力度,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外债管理模式转换、允许签约币种与提款偿还币种不一致等六项资本项目便利化措施在北京全境推广落地,业务办理全面实现先付后查;同时,在满足真实性审核、交易信息采集等条件下,允许银行简化业务办理单证,全面简化流程。截至10月末,8家银行选择使用合并后的支付命令函,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12140笔,金额33亿美元,银行审核效率提升了60%,支付时效平均缩减两天。
作为全国唯一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市肩负着为国家探索全方位主动开放经验的重大责任和使命。2015年以来,北京外汇管理部先后推出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包括403项试点任务、35项开放措施,形成了122项开放创新成果。金融业开放是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作为首都金融领域外汇管理职能部门,北京外汇管理部深度参与北京市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改革,连续三年将其纳入重点推动工作,组建了本外币联合工作专班,按照“创新引领、整体推进、总体提升”的思路,持续扩大首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2020年,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双重挑战,北京地区金融外汇领域对外开放的脚步始终未停歇、改革创新力度始终未放松,助力首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稳步推进全国首批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在京落地。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是国内首家金融资产交易机构,也是目前国内交易规模最大、资产类型最丰富、交投最活跃的权益类金融资产交易所。2019年年末,经深入、审慎的调查研究,北金所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主动向北京外汇管理部提出开展不良资产跨境转让试点业务申请。针对市场主体的诉求,北京外汇管理部积极争取,于2020年5月正式发布《北京地区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京汇〔2020〕29号),北金所成为北京地区首家获得银行信贷资产转让资格的代理机构。据北金所估算,试点初期年均业务量可达20亿—30亿元;随着试点推进和外资机构示范效应的不断显现,业务还将加速放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途径将进一步拓宽,持续激发金融市场活力。
二是有序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北京外汇管理部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一道,审慎推进北京地区QDLP试点的相关工作。在试点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经备案通过后,及时启动了投资主体的资格筛选、审核、批准、登记等工作。截至10月末,已有两家投资公司共获8亿美元的试点额度,地区跨境投资渠道进一步打通,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持续提升。
三是积极争取在京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试点。2020年1月,在北京外汇管理部的努力争取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批结售汇业务试点资格,成为北京地区首批获结售汇试点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试点使得北京地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品种,以及市场深度、广度及活跃度均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两家券商均认为,本次试点意义重大,助其弥补了国际业务短板,促进了本外币业务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培育北京地区证券公司成为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截至10月末,两家证券公司累计完成外汇交易1474笔,交易量合计296亿美元。
四是全力支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了北京新时代扩大开放的新的光荣使命。北京外汇管理部在深度参与北京市金融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基础上,针对市场主体的业务诉求,积极探索、主动争取,稳步推动涵盖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机构准入、金融领域创新等多方面内容的金融外汇领域深化改革举措落地落细,全力支持“两区”建设,助推北京地区金融业高质量开放发展,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