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毅 王彬 编辑/孙艳芳
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将大大提升金融系统效率,冲击国际结算体系,减少现金但不会消灭现金。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的诞生和流通,让各国央行开始关注数字货币(CBDC)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私人数字货币存在币值波动剧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作洗钱、逃税等违法行为工具等弊端。这让各国央行意识到,在迎接数字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只有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才能保障法定货币的市场地位,避免私人数字货币对法定货币的冲击。随着欧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联合七大央行先后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报告,法定数字货币又一次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数字人民币红包在深圳完成试点更引发关注。那么,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究竟会对传统金融和货币体系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对此做出解答。
现阶段,各国央行研发数字货币的路径主要分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Retail CBDC)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Wholesale CDBC)。二者都可以提升一国金融系统的效率,但其背后的原理和提升程度各有不同。
零售端CBDC对金融系统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方面。
直接效应主要体现为数字货币可升级金融基础设施。目前,除我国外,其他国家都以信用卡系统为主。零售型CBDC推广应用将从三个方面提升金融效率。一是促进支付系统的升级。CBDC的发行和运营将带动相关支付设备的升级和支付场景的优化,提升全社会零售端支付清算效率,提升消费者使用数字货币的便利消费体验。二是拓展支付场景参与主体。在万物物联的数字化时代,参与零售场景的主体除了消费者外,还包括物联网中的载体——具备账户的物。它将是数量巨大的场景参与者,构成了数字时代万物物联的基本元素,是数字货币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主要载体。其将现有“人人交易”的形式扩展为“人物交易”,甚至“物物交易”形式;交易过程中,智能合约将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会促进支付场景金融效率的提升。三是CBDC的推广将减少纸币的使用和流通频率,减轻金融机构因为纸币运输、保存、安保等方面的相关费用。
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大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可提升金融机构信息获取质量。随着零售型CBDC的使用和流通,将会在支付场景中产生维度丰富的大数据。对于以信息为核心的金融机构来说,这些基于场景交易的数据具有极高的价值。针对企业客户,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贷前可利用CBDC产生的大数据整理企业自身所有的经营管理信息、企业供应链上的经营信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管理信息等,并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快信息的分析速度,提高信息的分析质量,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更有利于小微企业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进而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能通过CBDC数据对贷款的使用流向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降低贷款违约风险。针对个人客户,金融机构可以利用CBDC产生的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判断客户的真实信用水平和还款意愿,提高审贷、批贷的效率和精准度。信息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宏观金融系统的运转效率。
关注批发型CBDC的央行,主要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的银行间市场大额交易结算平台的可行性。批发型CBDC可实现对现有大额清算系统的巨大改进,主要体现为“增效降费”。
“增效”主要体现在CBDC可提升大额交易结算系统的效率。CBDC实现了交易结算系统7×24小时全天化实时服务。而目前,很多国家/地区的跨行、跨国交易都是非实时交割的,并因单方延迟交付或交易迟滞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新加坡金管局测试了基于数字货币的跨时区交易,初步实现了7×24小时的实时交易。这将优化跨国交易(包括国际银行间转账和跨境结算),可及时处理工作时间不重叠国家的交易。
“降费”主要体现在CBDC可显著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作为CBDC的重要应用,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数字货币依靠其底层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将大幅提高跨境支付场景中的交易效率。2018年,蚂蚁金服率先测试了使用数字货币(测试中使用的Gcash为菲律宾私人数字货币)进行跨境支付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基于分布式账簿特性的数字货币,改变了原来交易逐层审批确认的“接力棒”式逐个节点传递的汇款模式。在分布式账簿技术下,一笔汇款发起后,链条上所有的业务节点均实时同步予以确认,使跨境汇款的完成时间由几天缩短至秒级,大幅提升了跨境结算的效率。
在传统的跨境支付中,一笔汇款需要占用链条上银行的流动性,且完成时间越长,流动性占用越久。这构成了跨境支付的主要成本。而跨境支付效率的提升,将大幅减少流动性占用所产生的成本,降低跨境支付的费用。新加坡金管局的试验还表明,批发型CBDC利用基于循环算法结合智能合约的使用,还可实现流动性节约:即使交易初始银行余额不足,也可以避免相互转账不能完成的流动性阻塞问题,实现流动性节约,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CBDC还可降低交易系统的运营风险。现有大额转账交易系统是基于中心化原则设计的。当某一节点,尤其是管理员节点出现故障时,会造成这一区域内交易无法完成。而批发型CBDC的交易系统是基于去中心化设计的,以分布式存储交易信息和数据,因此即使系统内某一节点发生故障,也可以迅速让其他节点承担交易职责,保障系统迅速恢复,从而有效避免网络内单点故障风险。
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有一个明显区别,即其是基于代币(Token)构建的支付体系。这使得法定数字货币无论是零售型还是批发型,都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交易场景。虽然,出于金融安全考虑,零售型CBDC更多地被设计成中心化投放方式,在场景设计中,区块链技术也被弱化;但零售型CBDC应用于跨境场景时,也是可以施加区块链技术的。这也是近期日本担心数字人民币抢占其全球支付货币份额而加快了对零售型CBDC研发工作的原因。
央行数字货币对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是巨大改进。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将现有SWIFT结算时间由几天提升至秒级,大幅提高了结算效率;另一方面,还降低了跨境结算的成本。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是无法通过政治干预压制的。目前来看,已经有部分央行提出在法定数字货币跨境交易领域进行合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大规模应用于跨境结算场景,将会对包括SWIFT在内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
目前,关注零售型CBDC的央行将法定数字货币定位为对现金的补充。随着零售型CBDC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支付场景将不断丰富,其在日常流通中的占比也将显著上升。但现金依旧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发挥作用。
首先,人口结构制约CBDC的使用。发达经济体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对CBDC的接纳需要时间,甚至只有完成代际交叠才能彻底解决。
其次,零售型CBDC的有限匿名,限制了部分交易场景的使用。CBDC有限匿名是出于对个人消费者隐私的保护,但无法达到纸币那样完全匿名。在某些交易,尤其是灰色地带有完全匿名需求的交易中,只能通过现金完成。
最后,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现金仍能在极端情况下发挥重要的交易媒介作用。尽管部分零售型CBDC采用DLT可降低局部出现系统崩溃的风险,但如果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还是会造成区域大面积支付清算系统的崩溃。此时,只能依靠纸币发挥交易职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可以预见,随着各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法定数字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竞争,特别是大国货币竞争的重要领域。但无论竞争结果如何,笔者认为,零售场景应用将是法定数字货币发展的最终目标,批发型CBDC会率先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批发型CBDC对一国的边际效益更高,而提高金融系统效率是所有国家都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批发型CBDC使用环境相对封闭且单一,参与主体较少且固定,又受到监管控制,因而发展批发型CBDC的可操作性更强。与之相比,发展零售型CBDC则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应用场景和参与者众多,普及使用数字货币需要较大成本;二是零售型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建设大多从零开始(主要针对国外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说服商家进入数字货币生态;三是复杂的交易场景和数量众多的参与者对监管形成了挑战。除此之外,如何在数字货币交易安全性和可控匿名之间进行平衡,将是零售型CBDC面临的一大监管难题。但最终,零售型CBDC将是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建立一套惠及全体居民的金融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