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西林小学 方华斌
以往的作文教学,总是以课堂为中心,先是教师出示作文题目,之后针对作文题目讲述一番作文要求,而后学生作文。难熬的两节课下来,学生交上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要么文不对题,真可谓丑态百出,而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文笔流畅几乎与学生无缘。针对此现状,近几年来,我在从事五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生怕作文的现象,每周开设一堂佳作欣赏课,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作文环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每次所选作文佳作是紧紧围绕单元作文训练而定,并配有适当的音乐。很快学生就被甜美的音乐、活泼流畅的语言所陶醉,更为作者们巧妙的构思、吸引人的笔法而叫绝,一种写好作文的欲望油然而生。
方法很重要。如果都是不正确指导,学生无从下笔,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作文兴趣怎能激发出来呢?为了体现作文从易到难、从说到写的特点,采用边写边导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景物作文,我带学生走到校园外,积累资料。参观前首先把参观的顺序给学生讲清楚,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定了重点、难点。在学生试作时便揪住重点,让学生边写作边改。当堂拿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进行评讲,这样突破了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让学生充分地动口、动手、动脑,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传统教学向作文指导的突破;可以通过利用电教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回忆,甚至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米”下锅。
为了使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精华,摒除糟粕,及时在班级举办“写作素材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感兴趣,难以忘怀,最有意思的人或场面、景色等等。之后,师生共同帮助每一个学生针对所要写的题目及中心提炼精华,去伪存真。如:
(1)春、秋两季,我都带学生到田间、果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领略大自然的英姿、特色。《我爱家乡》《家乡的特产》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2)走进家庭,体验家的温暖,生活的幸福,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就在一次课间时间,天空正下着滂沱大雨,我所教的那个班几乎全体学生都拥到走廊的栏杆处,伸出小手别有兴致地玩起雨来。直到上课的铃声响了,他们才一个个意犹未尽回到教室。正好是作文课,我便乘势向大家介绍了几段写雨的好句子,果然刚读完,我的学生便兴奋得一边点头称好一边用力地鼓起掌来。我便又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刚才课间玩雨时的体验。很快,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和生活情趣的作文交到了我手上了。
过去,大多数教师教一节课后,学生立即依葫芦画瓢。诚然,这种仿写的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水平上的提高。但这样的做法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永远跳不脱固有的程式。我的要求是:通过阅读文章后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就像写读后感,写体会,写日记一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阅读和写作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它不是这样一个连接的设备,只有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
学生互批作文,是一次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它不但能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还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每次作文后,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同桌首先相互交流各自作文的主要内容及本次作文的写作方法等。
(2)并说出你最欣赏该篇作文和同桌作文的哪一部分,并说明为什么。
(3)学生自愿到班级交流。
(4)师生共同评析部分学生的作文,肯定长处,并指出改正的方法,最后筛选一篇最佳作文配音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传统的作文讲评,一般都流于形式,穷于应付。或几句话指出问题,让学生重新写作;或选择两篇比较好的作文,根本不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和知识需求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现代的作文讲评应轻讲重评,轻师评,重生评。
综上所述,这几个作文教学法彻底冲破了传统局限式作文教学,是尽快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途径。它的长处就在于让学生从过去怕写作文变成现在盼写作文,变过去作文无话可说到如今作文话如泉涌,滔滔不绝,真可谓有益无害,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