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何 洁
一篇作文,它不仅是一件事物的文字体现,更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整体运用的表现形式,所以小学生写作水平差的本质原因是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这使得学生没有组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即使他们东拼西凑写出一篇作文,也可能存在偏题、词不达意、前后行文不一致的问题。而对此类作文的修改,语文教师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想真正写出一篇好的作文,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在应试环境的影响下,语文成绩成为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而作文成绩又在语文成绩中占最大的比重,这就使得教师和家长更注重作文成绩的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更轻松的教学方式,这就可能会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训练,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限,难以在写作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削弱了学生在写作中的积极性。
学生家长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会选择给他们报班,但大多数作文辅导班是提前创造了很多套模板,让学生在模板中进行作文训练。长时间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不会提升,而且会使他们在写作中失去耐心,从而导致他们失去写作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弥补语文基础知识的缺口和提升学生作文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主要以流畅的文字表达为主,作文的叙述方式和行文结构次之。而课外的一些短篇文章,拥有流畅的文字叙述、涉及多方面的题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一篇作文的组成部分,例如作文标题、文章结论等,还能在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上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只学习作文的组成部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动手写。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进行课外阅读,学会积累素材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学生的生活可以是作文的故事来源,但写作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现实生活的故事大多单调而重复,不利于作为长时间的素材来源。所以,素材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外阅读恰巧能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添砖加瓦。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才会模仿、学习优秀的文章,开始抄写名言警句。长此以往,学生以后提笔作文,就可以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课外文章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拓展他们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多种类别的文章,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兴趣,还能强化对其他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主要是增大学生对名词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我来编童话》这一节习作知识时,如果小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文字积累,则很难编写出生动、吸引人的童话。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提前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来阅读,学习里面的习作技巧和优美词汇、句子等,用在自己的创作中。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西方童话书籍,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公主、王子等词语的含义,从而知晓不同的地域文化。在编写童话时,学生可以根据童话故事进行续写和改写,因为对童话涉猎得比较多,所以在写这部分文章时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知识的传播不是教师唯一的任务,他们还要通过文章的学习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在作文中表达他们对题目的看法。
例如,《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课文是对中国上古神话的一个教学,《小田鼠弗雷德里克》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切入。虽然这几篇课文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但缺点是生词很多,学生对此的理解能力不强,初期会有很大的教学障碍。一些期刊上的文章,内容丰富、生词较少,即使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也能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例如,在《意林》的《竞选》一文中,一位在国外生活的小学生父亲讲述了自己女儿的班干部竞选经历,作者的文字朴实,行文流畅,不仅具有现实生活的教学意义,还能让学生了解国外的小学生生活,从而产生共鸣。广泛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在写作训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中,学生不仅仅能将自己真实看到的景象和事物写进去,也可以把在课外书籍中看到的世界融入进自己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生物种群的富饶,体会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这样就会赋予文章更多的内涵。
根据文中的讨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它对学生其他知识面的拓展也极具影响力。并且,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共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使作文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