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莹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新泉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怎样才能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掌握得更牢固呢?本文结合笔者近30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不同的声调标明不同的读音。教师让学生按相同的音节、不同的声调找出生字来辨字形、辨字义。例如,kē(蝌蚪)、ké(蛋壳)、kě(口渴)、kè(客人);xiāng(相同)、xiáng(详细)、xiǎng(响声)、xiàng(照相);shī(湿透)、shí(果实)、shǐ(驾驶)、shì(式样)。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认识字的声调在读音上的不同,并通过对比理解,牢固掌握同音字。
汉字中,同音不同义的字较多。如果对每个生字都是单调教学,没有与生字有联系的字做比较,学生记忆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如果用相同音节带出生字,让学生对比学习,理解字义,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教师可出示音节gāo,引导带出羔(羊羔)、糕(糕点)、高(高兴),再出示音节guā,学生就会举一反三,带出瓜(西瓜)、呱(呱呱叫)、刮(刮目相看)。这样的对比识字,学生兴趣很高,记忆得也比较牢固,在以后的运用中能做到准确无误。
在阅读中识字,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心理活动、文中特定的生活和科学技术、认识世界,从而丰富扩展儿童语言,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例如,在教学《称象》中的生字“议论”时,先出示音节和生字议(yì)、论(lùn),标注读音、分析字形后,理解字义,这时教师要提问学生:什么叫“议论”?学生不能马上回答,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学生经过阅读,再根据上下文意思,就认识了生字“议论”,并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阅读能使每个人对语言文字有准确的认识感知,在阅读中积极、主动识字,可提高其阅读、识字能力和兴趣。《我的爸爸》一文中的生字“踏”,在教学时拼读、分析字形后,引导学生读李大钊的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通过读,学生认识了“踏”字,理解了生词“踏实”的含义,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踏实”说几句话,这样学生就理解并会用这个词了。反之,单教“踏”,不读句子,学生很难理解并记住这个词。
在阅读中识字,将所识的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掌握更为牢固,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辨析同音、多义、近义、形近字,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能力,在熟练阅读中有效巩固识字效果,在推敲掌握汉字的同时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多读、多识、多见,促进学生的识字速度,巩固识字成果,提高识字与阅读能力。
汉字由若干部件组成,如果能把这些字的部件附上含义,记住它的字形就很容易了,如小土就是“尘”、两木就能成林、三人为“众”,以此类推,如“歪”“炎”“裕”等。这样联系起来领会意思,有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识字学习中,学生可根据汉字的偏旁表义掌握音、形、义,因为大部分汉字的偏旁有明显的表意特征。例如,“裤”“衬”“袜”等字都是“衣字旁”,和衣有关系;“蝌蚪”“蜜蜂”“蜘蛛”都是虫子,所以是“虫字旁”。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懂得常见偏旁的意思,使他们逐渐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紧密联系识字与认识事物,培养识字能力,增强辨字能力,迅速有效地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出示“篓”字,让学生组词,学生马上就组出词:“竹篓”“小背篓”等,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与“篓”相近相似的字有哪些,如“楼”“搂”。可以发现,“篓”是竹子头,与竹有关系,是竹子做成的;“搂”是提手旁,是手动;“楼”是木字旁,与木头有关系。通过辨析,学生能迅速记住“篓”,并区分清“搂”“楼”的音、形、义,接着做相关练习,就能组出词语“竹篓”“搂住”“楼房”等。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可根据字形特点,将生字部件的结构与某种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做比拟,形象生动,使学生较快掌握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例如,教“特”为“寺前一头牛”,“安”就说“好人顶盖头”,采用部件形体识字法,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根据具体情况还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一种成功。
教师应让每个学生在课前积极地把要学的、自己喜欢的、不好掌握的生字和字音写成卡片。上课开始时,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看看、认认、读读生字及其拼音,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这节课要学哪几个字。然后,指名学生把它读出来,继续进行系统学习,使学生轻松掌握字音。另外,教师也可用此法把学过的词语写成卡片复习检测题,练习时可先出示拼音,指名学生拼一拼,写出词语,并检查学生是否拼对了,若对了就鼓掌激励。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练习了拼音,巩固了词语,又能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组词的兴趣[1]。
识字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认清字形的方法,可把平时遇到字形相近的字写在卡片上正确区分,如乌—鸟,纸—低—底,巳—已—己,渴—喝等,还可把分解合体字写在卡片上牢记,如女+马=妈、一+大=天、回-口=口、分-八=刀,这样分分合合混合练习,反复认读,正确区别易混淆的字,使识字更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或课后,教师可有效利用卡片理解字义。具体做法是:出示卡片,做一字开花的游戏(用字组词,用词说话的一整套练习),让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再根据不同词语说不同的句子。例如,“花”,组词为“花生”,造句为“我喜欢吃花生”……这样用卡片反复出现所学的生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组词说话的能力提高了,同时在语言环境中也理解了字义。
教师应定期把所学生字(一课或一单元)利用卡片组合起来,运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如个别认读、集体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等,让每位学生反复认读,认清所学生字的音、形,并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呆板认字与写字、反复抄写的课业负担,又省时、有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从其认知发展出发,制定有效、灵活、恰当的策略与方法,创新思维,转变模式,拓展识字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更多的字,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拼音声调、字形字义、组词、读法用法及一定的识字技巧,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