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施教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0-11-25 18:58扶小英
名师在线 2020年2期
关键词:强化训练基础知识数学教师

扶小英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实验学校,广东韶关 5123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在不断提升,这是让我们自豪和欣慰的事情。但是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兴趣不浓、口算能力不强、没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巧、没有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等,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从夯实学生基础、激发计算兴趣、培养计算习惯、教授有效技巧、开展强化训练五个主要方面入手,就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夯实基础知识储备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学生连简单的算法和算理都没有掌握,那么培养工作将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以全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为依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1]。例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授。如教师要对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联系、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混合运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等知识进行强化讲解。当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每一个包含算理和算法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精准和有条理的讲解,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基础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以致用,从而为其计算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积极性;没有积极性,学生就无法发挥主动性和潜能,自然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为前提,不断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高效学习与计算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而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2]。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如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小数除法的概念、算理与算法,让学生对“小数除法”有一个较好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时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并在计算比赛结束后进行全面化的总结,就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和解决,从而让学生在这种形象、有趣的形式中喜欢上计算,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这自然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我们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其一,认真审题。审题是计算的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把握题干的基本内涵,了解这道计算题目的出题角度,积极地联想可能用得到的算理和算法,不断提升审题的精准性,为学生高效地开展计算打好坚实的基础。其二,规范书写,分清区域。无论是在正式的计算过程中,还是在打草稿的过程中,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书写,不断提升书写的整洁度,并将不同的模块安排到同一区域。例如,在打草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每一道题目的演算过程放到同一块区域,以便在检查时使用这些数据。其三,注重答题步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答题步骤的完整性和条理性,避免因为步骤缺失而导致结果出错。其四,检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计算完毕后积极地进行检查,看一看计算是否存在错误、判断是否准确、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完整、书写是否规范等。而在计算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有耐心,多给予学生指导,从而让良好的计算习惯助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教授学生有效技巧

必要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计算的速度、准确率和效能。因此,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全面夯实学生的算理、算法基础上,注重向学生讲解一定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让学生开展更为高效的计算。其一,减大加差法。所谓减大加差法就是先减去一个大的数目,然后加上多减的数目。如135-97=38 可以转换成:135-100+3=38,可见,通过转换明显降低了计算的难度。其二,位置颠倒法。求数字相互颠倒两位数的减法,只需要将十位上的数字相减,之后结果乘以9。如74-47=27,可以转换为(7-4)×9=27;又如83-38=45,可以转换成(8-3)×9=45,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其三,互补相乘法。就是一个两位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字互补、个位数相同,那么可以让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字作为结果的前两位,个位上的数字相乘作为结果的后两位(不满10 补0),如76×36=2736 可以转换为7×3+6=27,6×6=36,则最终的结果为2736;83×23=1909 则可以转换为8×2+3=19,3×3=9,最终的结果为1909。当然以上这些技巧的讲解需要学生在厚实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

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开展计算强化训练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耐心、做好长期的准备,并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助力。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小节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题目类型的分数乘法计算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计算一道道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计算素养。当然,在开展强化训练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有针对性,如学生哪里存在薄弱环节,教师就应当对学生这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不断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要逐渐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每个阶段都要有阶段性的训练目标,而不能急于求成,从而在一定量的强化训练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工作,积极地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并在具体的培养工作中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教授有效的技巧,开展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培养的效能和质量,让良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的用心全面助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基础知识数学教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强化训练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