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阵地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而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各科教师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开展依旧停留在主要依靠数量非常少的学生管理人员的层面上,使得高职德育教育未能全方位展开,高职德育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留有大量的盲区。高职教学活动中忽视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重“教书”轻“育人”的现状,使高等职业教育功能过于单一,使高职院校学生长期以来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德能兼备”的高技能人才,最终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降低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同时高职学生在校阶段德育教育的缺失,使高职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导致很多长期以来在学生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真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了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良好技能的掌握,使高职教学活动陷入“因轻育人,导致德育教育缺失;反之,德育教育的缺失,导致教学活动难以顺利有效开展”的恶性循环局面。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掌握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从最大程度上适应高职英语教学,使得高职英语教学得以扎实有效开展,最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是广大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效率的层面,不管是“分层教学模式”还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等,其共性是“重教书,轻育人”,其重心放在学生英语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忽视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显然这与高职教育“德能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学模式忽视了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未能解决学习主体在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影响英语学习提高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问题着手,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言传+身教+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得体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表率,为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建立充满爱、相互尊敬、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爱岗敬业、诚信待人、自强不息、遵守公德、见义勇为等方面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构建“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使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要的前提就是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缺陷进行分析,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对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使“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德育教育促英语教学扎实有效开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量的日益增长,高职教育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无论从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数量上看,均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在校阶段接受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影响着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及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小。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属性,忽视了教育的自然属性,从而导致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能培养,轻道德教育;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的出现。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领域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而且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对于像高职学生等这样的学生群体,自身虽然具备一定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但是同时又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进而迷失自我。鉴于高职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阶段,如果高职院校忽视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那么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与歪风邪气将会潜移默化地侵蚀、毒害那些涉世未深、尚未真正走入社会大门的学生的心灵,在学生中产生消极、负面的作用,进而影响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最终从根本上影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实现高职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而这一方面却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所欠缺的,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书育人”功能,很多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校阶段所受德育教育欠缺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例如:缺乏团队意识、缺乏敬业精神、不思上进、好逸恶劳、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凸显,从根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的缺陷,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正视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会在在校的学习中将会受制于不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制约,不能形成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从而导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继而会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欠缺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良道德品质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使高职学生丧失其应有的竞争力,最终导致我国高职教育走向失败。
蒙牛前老总牛根生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牛根生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职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如何在技能传授的过程中,培养我国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为社会培养德能兼备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是政治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的分内职责,跟其他的教师没多大关系,甚至毫无干系。从现实来看,鉴于政治课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数量有限,我国高职德育教育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盲区,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缺失的最为重要原因。我国高职教育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反过来又阻碍了高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高职院校各科教师只有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形成适合学科本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中,使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全方位化、常态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缺失的局面,最终达到“寓育人于教书之中,以育人促教书”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日益增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朝着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更多的项目、更频繁的方向发展,英语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必修课的英语,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我国相关技术的国际化水平,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成了困扰广大高职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作为全体高职学生必修课的英语,具有涉及学生面广、德育教育素材丰富的特点;同时,英语教学隶属于语言文化类教学,而语言文化类教学的共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模仿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刻意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而且还会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就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毫无疑问,广大英语教师若能从教材和生活实例中入挖掘德育教育素材,结合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入德育教育,言传身教、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势必会对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转而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第三世界”,从师资力量来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师资力量跟其他高校相比偏弱;从生源来看,高职学生生源复杂,既有参加高招被录取的学生,又有参加对口升学被录取的学生,还有部分单招的学生,学生文化课素质尤其是英语水平整体薄弱且参差不齐;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来看,高职学生大多存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从思想道德和心理层面来看,跟其他高校学生相比,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纪律涣散、集体观念薄弱、难以管理、浮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信心不足、挫败感强、自暴自弃等问题;从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上看,很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职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规划能力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差距,而基本沿袭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重语法、词汇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轻学习方法的养成;重教书,轻育人,轻德育教育,轻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上述因素的存在,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及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高职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教师唱独角戏,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无法真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味照本宣科,而学生在课堂上浑浑噩噩,各行其是,教与学很难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陷入了学生因学不会,而产生厌学情绪;反厌学情绪的加重,进一步阻碍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这一恶性循环。
为了能够有效开展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高职英语教师付出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了“分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大胆的尝试,但这些教学法的侧重点均放在强调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本身的掌握与提高上,没有从思想道德层面对高职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与引导,不能从思想道德层面触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收效甚微。高职英语教学要想从根本上摆脱上述不利因素的束缚,弥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终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引下,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去发现改进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解决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的有效举措,是达到“在教书中育人,反过来育人又促进教书”的教育目的,最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教书与育人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既具有年轻人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向往美好未来的积极一面,同时又有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控制力较差、自卑心理严重、学习主动性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人生目标定位模糊、以自我为中心等消极的一面,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同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在教书中育人,反过来育人又促进教书”的目标,就必须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引导,使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引下产生强大的内部学习动力,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积极性,实现技能掌握与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良性互促。认真分析、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症下药,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笔者对鹤壁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同学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85份,通过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结果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在下面这些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学生尽管有爱国主义的热情,但是在对于如何从行动上去爱国,认识较为模糊,或者尽管有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上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诚信方面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对于诚信缺失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从思想道德层面进行反思,而是将其归结于现状所迫,或者在诚信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放弃诚信。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同学在助人为乐的认识上尚待提高,是否选择助人为乐主要取决于是否会对自身利益产生影响,没有将助人为乐内化为一种社会美德,在很多需要自己出手相助情况下选择袖手旁观。
从统计结果来看,对于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现象,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希望别人来制止或者干脆装作没看见的做法,只有非常少的同学会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高职大学生中间尚未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上金钱至上的观念。
从统计结果来看出在高职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或者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会选择牺牲集体利益。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意志品质还不够坚定,很多同学没有选择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是选择自暴自弃或者希望通过外来援助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高职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由于自信心的缺乏,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一些问题的出现。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存在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导致学习动力缺失。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特定的场合、在特定的情况下高职学生会刻意地去遵守社会公德,但是尚未将遵守公德内化自身内在的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的连续性、自发性有待提高。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学生的敬业精神有待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有待增强。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有待增强。
要想真正将德育教育扎实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为了了解高职英语课堂德育教育的现状及英语教师对于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笔者对20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以期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为“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根据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座谈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
对于有无必要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这一问题4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15%的教师认为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只有4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原因在于;一是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应该由学生管理人员来进行;二是高职英语教材容量大,课时少,如果在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势必会占用一定的课时量,最终导致教学计划难以完成;三是部分教师认为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很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对于是否在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则只有20%的教师经常性融入德育教育,原因和上面问题一致。由于认为没必要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或者考虑到在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导致65%的教师没有形成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方法,70%的教师没有认真去挖掘英语教材所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15%的教师认为在英语课堂融入德育教育会产生负面作用,50%的教师认为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对英语学习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对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这一问题的态度上,教师们的意见较为接近,70%的教师认为,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单纯的言传或者身教都很难对学生产生真正影响,最好的方法是言传+身教+结合生活实际。
从上述分析来看,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想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作用,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整合教材,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思想道德层面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产生共鸣,以德育教育促英语教学,实现两者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