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玲 李凌晨
顾名思义,双关语的主要功能在于“双”,也就是说,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双关语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词语语音或语义上的特殊性,使语句在一定语境中具有双重意义,形成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双关语的使用贯穿古今,在古代很多诗词和文学作品中,作者巧妙运用双关语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来实现相应的表达效果。最为典型的当属清代曹雪芹所作的《红楼梦》,其中的人名存在大量双关,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实为“原应叹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双关语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智慧且诙谐。到了现代,双关大量存在于各种广告之中,在广告词中使用双关,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增添了趣味性,能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更好地发挥广告的作用。现有研究大多从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入手,鲜少分析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文章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入手,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分析双关语是如何被人们理解的。
概念整合理论(又称“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简称整合理论,由Fauconnier&Turner在心智空间理论基础上提出。他们认为意义的构建是概念整合网络里四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和整合的结果,这四个空间分别为: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类属空间和复合空间。复合空间是这四个空间中最重要的空间,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就是在这个复合空间中进行整合,产生不同于两个输入空间的新的概念结构。概念整合主要可通过四大整合网络进行,分别为简域网、镜像网、双域网和单域网,文章主要使用前三种整合网络对收集到的双关语语料进行分析,文章第三部分将进行详细分析。
双关语存在于很多种语言现象之中,文章主要选择了四例古诗词和两例经典的广告语中的双关语作为对象,探讨这些双关语是如何成功被理解的。已有研究大多将广告语作为研究对象,姚俊(2004)指出,广告中的双关语具有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两类语境,这两种语境构成两个不同的输入空间,其共有的图示结构将这两个空间关联起来,通过映射,从而形成了复合空间,在复合空间中浮现了新的概念结构。同样的,文章觉得古诗词中双关语和广告中的双关语一样,有双重语境,并且主要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谐音双关涉及词语的语音层面,主要指的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者近似音的特殊性,给一个表达构建双重语境,以此表达双重含义,如例1: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这首诗里的“晴”就是典型的谐音双关。这首诗的表层意思是“青翠的杨柳伴随着平静的江面,此时,忽然听到岸边传来少年的歌声;东边艳阳高照,而西边却细雨绵绵,若说这天气不是晴天,它又算得上是晴天”。作者使用了描绘天气的“晴”和表示感情的“情”这一对谐音双关。这一对谐音双关可用整合理论的四大整合网络中的简域网来解释;简域网指的是两个输入空间中一个空间只有元素而另一个空间只有框架。文章认为输入空间Ⅰ中是“天气晴或不晴”这一框架;输入空间Ⅱ中的是“少年的情”这一元素,两者经过概念整合之后形成复合空间:在这美好的环境之中,少女听到了少年的歌声,感到难以捉摸,不知道少年对她有无情意。作者使用这一组双关语将天气的晴与不晴与少年的有情与无情结合起来,使读者在品读诗句的时候回味无穷。
例2: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南北朝《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例2中的这首诗中的“丝”和“悟”也是谐音双关。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女子对负心男子的谴责与愤怒,尤其是最后两句,意为:“将丝线理齐了放入织机中,可这织机始终织不出像样的布匹”,充满了无奈与愤怒。此处的“丝”同“思”意为“思念、情思”,“悟”同“忤”意为“不顺从、违逆”,这两组谐音双关同样可以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简域网进行解释。其中,输入空间Ⅰ中是“丝”和“悟”的语音框架,输入空间Ⅱ中是与之同音或者近音的“思”和“忤”的意义作为元素,两者经过整合之后形成复合空间,以此描写出一个女子本希望和心上人两情相悦,有个美满结局,但是没想到负心的男子辜负了她,万千情思终是一场空的结局。
例3:特步,非一般的感觉。——特步运动鞋
这一则广告中的“非”也运用了谐音双关,这里的“非”也可以被理解为“飞”。这一组谐音双关可用四大整合网络里的双域网来解释。双域网指的是两个输入空间有着不同的框架,并且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都可以被投射到整合空间。“非”和“飞”这一组谐音双关,输入空间Ⅰ中是“非”及其包含的否定的含义;输入空间Ⅱ中是“飞”及其含有的“轻盈、快速”的特点。两者经过概念整合,形成新的意义:特步运动鞋穿着舒适、轻盈,能给穿着这个品牌的鞋的人不同于一般的轻盈舒适的感觉。
语义双关涉及词语的语义层面,指的是利用双关语的多义性构建双重语境,以此喻彼,以实现语言含蓄生动、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
例4: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复奚言!”罢弈而请去。——选自《虬髯客传》
例4中的“局”字就是一个语义双关现象。“局”在此处的两种意义构成了两个输入空间。这一对语义双关可用四大整合网络里的镜像网来解释;镜像网指的是两个输入空间均提供框架,并且两个框架是一样的,只是其中的元素不一样。两个输入空间中都包含“整体局势”这一框架,输入空间Ⅰ中的元素是“局”在句中的显性含义,棋局的意思;输入空间Ⅱ中的元素是“局”的隐性含义,天下大局的意思;此处以“棋局全输,救无路”喻天下大局。这两个输入空间经过概念整合形成复合空间,即天下大局不利,找不到拯救之法。
同样,例2中最后一小句中“何悟不成匹”的“匹”也是一组语义双关。结合概念整合理论中的镜像网来分析,输入空间Ⅰ中是“匹”在句中的显性含义,即布匹;输入空间Ⅱ中的是隐形含义,即两人匹配的含义。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整合,最终实现以“混乱的丝线织不成像样的布匹”喻“满心的情思最终落个无法匹配的下场”的效果,成功传达了诗词中隐含的意义。
例5: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同样,例5中最后一句中的“同根”也是一组语义双关,可用镜像网对其进行分析。如上文提及的,镜像网的两个输入空间有相同的框架,但是两个空间中的元素不同。我们将两个空间中的相同的框架定义为“有亲属关系或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输入空间Ⅰ中的元素为曹丕和曹植两兄弟,输入空间Ⅱ中是豆子和豆萁,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有选择地映射之后,在复合空间中产生新的概念结构——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像豆子和豆萁之间一样。豆萁在炉中燃烧,而与此同时,豆子在锅中受尽煎熬,他们本一体而生,豆子却要受豆萁的折磨;同样,曹植要经受哥哥曹丕的迫害,实属不该。借此,曹植借同根而生的豆子和豆萁喻他们兄弟,借用生活中具体、常见的现象抒发了自己悲愤之情,生动且形象。
例6:祝你“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广告
例6中的这一则广告则运用了语义双关。“百事可乐”在此处的两种语义构成了两个输入空间,即输入空间Ⅰ中的是“百事可乐”的字面含义,即人们可以从日常中的每件事找到乐趣;输入空间Ⅱ中的是商品的品牌名称。这一组语义双关可以用简域网进行解释,输入空间Ⅰ中是“百事可乐”的字面意义这一元素,输入空间Ⅱ中是品牌名称这一框架,两者经过概念整合,衍生出了这则广告想要传达的真实含义:喝了这款可乐能让人从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中找到乐趣,成功以一种灵活的语言表达实现了广告对品牌的宣传作用。
由于其自身语音和语义上的特殊性,双关语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法,并存在于多种语言形式中。双关语的使用能让语言使用在实现表情达意的同时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促成更好的语言表达效果。而作为人类普遍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一种,概念整合的能力在人们对双关语的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将概念整合理论与双关语结合分析发现,人们在理解双关语时并非简单地将其视为“以此喻彼”的现象,双关语在被人理解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这个理解过程与人的认知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创造使用双关语时,要结合对象的认知背景,采用合适恰当的双关语,以期实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