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真 蒋丽萍
班级作为组织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和责任人,要将班级管理工作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班级管理技能,针对班级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小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寻求班级管理策略的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
小学生尚处于学习生涯的萌芽阶段,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自律意识等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指的是纪律管理,而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作,内容繁多冗杂,涉及纪律、卫生、人际关系、班风等方面。同时,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班主任的独角戏,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共同维护,致力于营造集凝聚力与和谐民主于一体的班级环境,树立勤奋好学、团结民主的班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满堂灌”、“一言堂”成为教育者常用的班级管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管理时间的有限性同管理内容的繁杂性之间的矛盾,意味着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面面俱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班主任更多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班级考核等硬性标准上,却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素质和人格塑造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班主任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容易将成绩高低、遵守纪律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全面化发展,长此以往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忽视管理方式的多元化 当下,“权威型”管理方式是班主任常用的方式,班主任依托绝对的权威和威慑力对班级中的大事小情进行全面的管理,致使班级氛围较为沉闷、枯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尤其对于班级中较为调皮、违反纪律、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班主任会以强硬的态度批评和责罚他们,简单、粗暴的语言训斥会使学生“口服心不服”,甚至诱使调皮的学生走向班主任的对立面,故意做出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事情,不利于班级管理的有序发展。新时代,班主任要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改变单一的“权威型”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班主任的亲和力,提高对班级管理的认同度。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小学班主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详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制定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时,班主任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与看法,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的全过程,集中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以促进学生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推动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审美等方面,合理布置教室的装饰物品,比如黑板报和标语,采用学生喜欢的颜色和装饰品,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室环境,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的全员参与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管理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成长环境、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等都是迥然不同的,会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基于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机动、灵活的调整管理方法。比如,班主任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和诉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掌握榜样示范的管理技巧 新时代,班主任要充分依托榜样示范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班风。一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要自觉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到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激发学生不断向班主任看齐,引发知、情、意、行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同样要发挥好榜样的力量。班干部与同学朝夕相处,最了解同学间的实际情况,要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同时,班干部更要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同学间的典型榜样。通过榜样示范这种隐性班级管理方式,弱化班级管理的强制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提升思想境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班级管理效果与教学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班主任要提高重视程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新时期,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管理目标的认同度,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实现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