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原则与策略

2020-11-25 17:08鲁红忠
名师在线 2020年1期
关键词:观点原则意识

鲁红忠 徐 进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西营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中心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很多人说,传统学校教育把个性迥异的学生都培养成了同一种类型,那是因为传统学校教育不关注甚至扼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没有了创新,学生自然就没有了个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互动性原则

有人说传统教育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的空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互动的机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趋势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互动性为原则建立互动沟通的学习氛围,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包含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交流,教师和学生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1]。当学生有了独立的观点,又有了证明自己观点的动力,就形成了最基础的科研流程,即先假设,再证实。证实一个问题不难,难的是有没有提出假设的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坚持互动性原则,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质疑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独立思考来发散思维,取得对新知识的突破,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论证。质疑既成的观点,也是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式,历史证明,有很多新观点是在对历史权威的质疑中产生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创建,伽利略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的理论,这些都是通过质疑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质疑性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中应当坚持的原则之一。

(三)知识性原则

培养创新意识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脱离了实际,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教师要坚持以知识培养为理念的知识性原则。由于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要具有足够的知识性。知识是在学生具有了观点之后的证明手段,如果学生能提出假设,但缺少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这样无法证明的假设就很难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因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讨出以下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一)营造互动氛围,打造创新空间

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它比学生的智商还要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的愉悦、宽松的氛围是分不开的,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缺乏交流,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很难营造出理想的氛围。所以,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2]。

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定位意识,使自己由严师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用亲切的语言和态度感化学生。目前,很多教师担心的是,如果自己变得和蔼,会导致权威性下降,从而导致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教师这样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要知道,教师的威严和互动的课堂构建是不冲突的,对学生和蔼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比如,在鼓励学生互动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座位上相互交流,不允许学生随意走动,毕竟纪律性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善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抽查时,可以点查多名学生,提升学生被抽查的概率,从而让学生在面对提问时更加积极。不过抽查方式不宜过多使用,频繁的抽查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另外,开展互动讨论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和教师提问引导思考相比,相互讨论能够营造更加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所以这个环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二)善用开放题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使学生形成了比较机械的思维模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创新意识,需要一个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子,而开放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开放题在思维方式上可能是多样的;在结果上,也不追求单一的答案;在素材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这也增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用篱笆圈地的问题,如何能圈出最大面积的地?工程师会说:“根据实际经验,将篱笆围成圆形能圈出最大的面积”,这个做法正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题目算法。面对这类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果不限制篱笆的长度,如何圈出最大的一块地?”掌握一些地理基础知识的学生会想到,将篱笆在赤道上绕地球一圈能圈出最大的一块地,这不仅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也会给其他学生带来很多启示。

(三)改善评价方式,注重思维过程

虽说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实施了新课堂教学模式,但传统的以“练”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转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评价反馈模式没有改变。目前,社会上对“考试中是否允许超纲”这一话题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能超纲,超过了就不能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超纲,因为超纲的题目才能看出学生之间的差别。然而,我们深入挖掘这两种观点的关注点,其实还是在成绩上,却没有关注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多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而且不能把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当多关注、多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的思维亮点,给予他们合理的、恰当的评价。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应用能力的增强。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观点原则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