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弟 田积山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甘肃武威 733100)
在贫困地区农村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接受课本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贫困地区的农村高中中,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面,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乏了解。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高中生中有一大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仅限制在“有一定的了解”这个范围。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获取只限制于书本知识,并且范围甚小,只限制于考试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身上折射出一些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如顶撞老师、不孝敬父母等。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高中生身上的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且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遇到挫折“伤不起”,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不能在其身上很好地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只有教师从各个方面涉猎传统文化,学生才能广泛地了解、吸纳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真正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高中生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多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更多地关注的也是历史上有关爱国主义的人和事,除此之外,了解甚少。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积淀促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陆地面积广阔,地理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各种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经过几千年来的漫长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反映,是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的关键是挖掘文化的精神内核,而不是流于形式。许多古代文人的优秀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思想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着重要启示;墨家文化中的“兼爱、非攻”思想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1]。
秉着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在校园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发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主动承担继承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学生在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内化于心,这样就会使自身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要想在校园中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教师就要从教材入手。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国学课程,选择《论语》或者《孟子》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感受古人的思想特点,体会古人思想文化中所蕴藏的智慧,学习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另外,语文课程也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设置语文教材时,相关人员可以在教材内容中穿插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如乐府诗歌等;也可以在教材中增添一些关于传统民俗或者是传统艺术以及建筑的介绍及相关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积极传播,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的结合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通常手忙脚乱,甚至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没有学生多。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才能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如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定期地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强化教师对传统技艺、传统思想及传统建筑等的认识,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进入校园[3]。
当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继续传承。面对这样的局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迫在眉睫。而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的结合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文化知识的灌输,还应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传统建筑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还可以举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大赛,如剪纸艺术就是很好的范例。通过剪纸大赛,学生能感受剪纸艺术,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美。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开展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主动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传统思想、传统工艺、传统建筑等内容,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时光中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仍旧有着深远影响,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民族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将难以在世界立足,也将失去精神动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刻不容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正是贫困地区农村高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讯作者:田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