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伟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留史镇北五夫村小学 河北 蠡县 071400)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察觉不到学生的兴趣,忽略其感受。只是按照书本和自身对于书本局限的理解进行知识教学。在教学中采用以教为主的方法,在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成绩也成了难题。针对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效学习语文,有如下几点方法: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要让课堂活起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同学们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处在和谐有趣的气氛中进行,这需要让语文教师尽可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语文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语文教师是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要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紧张的障碍心理,让自己与学生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沟通。在课堂上不要以居高临下为常态,要与学生一起来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语文思路,真正把小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用温和的态度、平实的语言感化学生,打消学生的紧张和顾虑。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想像、敢于提问。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课堂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身份和价值都能够有最大程度的彰显。小学语文不仅是语言,更是是对平凡生活点点滴滴的感悟。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轻松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将所遇到问题与题目情境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连接生活,将文字知识生活化、具体化,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要将语文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感悟结合起来,把文本知识变得趣味化,进一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入门部分。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能提高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能够更加有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小学生更大的语文学习热情,使小学语文学习产生良性的循环。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与语文思维训练要善于求异,针对学生水平状态,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驾驭语文知识。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分组对文章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许多之前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样能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习惯和能力。
例如:语文阅读学习来说,应让学生养成预习,要按题目要求读文章、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总结、敢于提问,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要积极勇敢地表达见解,及时和同学们讨论,认真做练习题等思维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的将教学的一些文本问题设置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情境问题,也可以设置成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情境,通过不同生活情境的展现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书本教材所教的文字知识。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加强语文思维指导,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注重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让学生有一个学习语文的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全方面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习惯,实现从学会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教师教学内容的价值自然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是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起到重要作用。表达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会表达,能理解,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自己的感受。教师会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互动,也是情感的表达交流。学会表达,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可忽视。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即使老师比较严厉,也不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学的价值,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兴趣调动。同时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建立师生良好表达交流的氛围。教师授课,良好的表达能点燃智慧的火花,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含有浓厚的情感因素,教师要用心发现内在的情感因素,把文章中的情感因素与自己的体验情感交融在一起,以此讲授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内在共鸣,让教学内容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这学生们会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表达文章思想情感,通过人与人的共鸣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对教师来讲,准备小学语文课案中应提千了解学生的状态,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指导学生用对学法有技巧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达到教课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