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及时组建应急车队。集结88 部应急车辆(货车45 部、客车43 部),停放于交通运输委院内、滨海客运站、西站客运站等多个点位,人员集中居住、随时出动。 多次完成全市应急医疗物资、医护人员、储备蔬菜等重大应急保障任务。 为海河医院医护人员提供通勤班车服务。累计运送医护人员291 车次、5868人次;转移隔离人员187 车次、1346 人次。
二是全天接受公众咨询。 向社会公布24小时应急咨询电话96880, 安排专人接听答复,对高速免费车辆通行证办理、车辆上下高速、应急物资跨省运输受阻、市内运输“最后一公里” 堵点等问题及时接听答复。 截止目前,共接听应急咨询电话1536 个。
三是畅通绿色通道。 简化车辆通行证办理流程,将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纳入“绿色通道”,高速公路通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 优先通行。 办理车辆通行证及备案登记875 件;协调解决车辆通行1307 车次,累计运送应急物资18488.9 吨。
四是积极协调解决重点运输任务。 协助北京市运输应急方便面、蔬菜等生活物资,积极协调向湖北调运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装备、负压救护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雷神山医院钢材加工设备润滑油等急需物资,协调天津军代室采取军用运输机转送我市支援武汉空气消毒机, 对重点物资运输任务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启动。
自2019 年4 月印发实施《天津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试行)》以来,我市已累计认定市级人才公寓1.6 万套、近100 万平米。 目前,全市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返津人员入住人才公寓数量日益增多。 为排除疫情隐患,降低传播风险,市人社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人才公寓的管理服务, 着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3 月10 日,15 个市人才公寓已入住各类人才1.9 万人, 为498 家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提供了人员保障。
一是及时摸清底数。 为加强疫情期间人才公寓的管理,春节假期尚未结束,市人社局就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对9 个区15 个市级人才公寓疫情防控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并对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区人社局作为责任部门, 密切协同人才公寓管理单位,制定了周密的防控预案,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为取得防控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具体指导。 为进一步掌握人才公寓疫情防控情况, 市人才办和市人社局组成联合督导组, 对市级人才公寓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了解具体防控措施,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区人社部门也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公寓管理单位认真做好相关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滨海新区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指导和上门服务,为一汽丰田、凯莱英等重点企业提供包楼、 包层和协调社会资源等个性化解决方案,承诺724 小时响应,收到良好效果,有力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推广管理经验。 为促进各区加强疫情期间人才公寓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 市人社局通过互联网将滨海新区、 和平区、 河西区、 津南区等区的经验做法向全市进行了分享, 为各区人才公寓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提供了借鉴。
下一步, 市人社局将继续做好对人才公寓的指导、监管与服务工作,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为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助力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 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3 月17 日, 市财政局收到市防控指挥部批复后,当日对12 家企业直接拨付技改补贴3100 万元, 全部第一时间到账,支持急需医用物资生产改造扩能。
我市“惠企21条”出台后,为确保医用物资生产企业技改补贴政策及时细化落实,市财政局变“后置”为“前置”,积极与市工信局、市卫健委沟通协商, 深入分析疫情发展变化和医用物资供需形势, 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细则,按照2月底、3月底两个时间节点,对企业购置设备及建设净化车间并形成有效产能的改造投资,由市财政分别按照80%、50%的比例给予补贴,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快速扩大防疫物质供给支援“抗疫”前线。同时,为与国家政策做好衔接, 从实际出发适当拓宽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 并采取预拨方式先行认定和兑现补贴资金,待国家资金下达后,按照“就高”原则予以清算,在保证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的基础上,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 认真高效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和资金保障工作, 在全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中充分体现财政之为。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开展 “百名专员云服务、人社政策惠万企”活动以来,市场所属单位中天人力积极发挥自身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优势,深入开展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调查。通过实施24 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和信息日报制,发放调查问卷采集企业需求, 实时跟踪服务需求,快速摸清首批50家重点企业情况。并组织专家进行相关数据整理、数据挖掘和模型构建,仅用一周时间,撰写完成《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查报告》,对行业分类、重点保障企业、复工情况、缺工人数及招聘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人力资源配套服务和保障提供科学参考。
通过分析发现,受疫情影响,本市重点企业整体用工需求不高, 工业企业率先开工复产, 用工需求多集中在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两大行业,最紧缺的工种依次是操作工、包装工和检测工。同时,基于企业复工复产现状,从“企业应对能力”“外地工复岗受限”“供应链物料供应”“政府政策差异性”和“人力资源机构作用”五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下一步,北方人才市场将继续深入企业,持续做好政策宣传,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政策。 统筹市场所属机构资源,联合市有关部委,面向社会共同推出网络招聘服务平台, 分层次多渠道对接需求企业,开展公益性网络招聘活动,为满足本市企业大规模复工复产提供人员保障,在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双胜双赢”的会战中展现人社力量。
疫情之下,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到的冲击极大,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正常运转,与金融快速响应机制相配合,作为天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举措之一, 市金融局按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意愿, 选择了四家银行机构召开了小型银企对接会, 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 本次活动有三家小微企业和两家个体工商户参加, 采用精准对接的方式,由企业提出需求,银行根据企业实际,适时匹配并推介金融产品, 最后银行与企业进行互动交流。
市金融局相关负责同志主持对接活动,表示在疫情之下,政银企更要加强合作,落实好我市“惠企21 条”政策和3 月15 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克服疫情影响保持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和沟通对接,要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 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困难,解决融资需求,推动复工复产。 市金融局将持续跟踪对接需求的落实情况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
对接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银行的产品介绍, 进一步加深了对适合本企业的融资产品、 所需条件和申请流程的了解。 银企双方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将在会后继续做好对接。市金融局将在会后继续做好跟踪协调。
一是攻克深度贫困不松动, 建立挂牌督战新机制。对天津结对帮扶的最后3个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46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贫困村,挂牌督战,重点帮助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二是突出增收脱贫不松劲,拓展劳务就业新途径。紧盯建档立卡重点人群,认真落实“一户一人稳定就业”要求,确保贫困群众通过稳定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精准对接受援地区,积极推动援建的扶贫车间、投资的龙头企业复工复产, 优先录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紧密联合受援地区,统筹开发更多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三是紧盯消费扶贫不松手,开拓农品销售新渠道。高度关注受援地区因疫情影响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建立消费扶贫应急响应机制,多措并举帮助受援地区解决农畜牧产品 “卖难”问题,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四是坚持产业扶贫不松懈,激发造血生肌新动能。 重点用好产业扶持资金,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扶贫,重点扶持林果、养殖、民族手工等特色产业,继续组织“津企陇上行”“民营企业西部行”等活动、引导促成推进企业在受援地投资建设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产业项目。 五是坚持巩固提升不松心,夯实脱贫攻坚新基础。探索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会同受援地区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助力脱贫攻坚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市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气成本。
《通知》明确,根据上游天然气价格调整情况,结合我市城市燃气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将上游气价降低释放的红利全部传导至终端用户, 降低我市城市燃气管网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 2020 年2 月22 日-3 月31 日,我市城市燃气管网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6 元,其中,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气从每立方米3.17 元降低至2.71 元;集中供热用气从每立方米2.88 元降低至2.42 元。自2020 年4 月1 日-6 月30 日,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气进一步降低至每立方米2.52 元;集中供热用气降低至每立方米2.23 元。
市发展改革委要求, 燃气经营企业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加强与上游生产经营企业的供需衔接,确保天然气市场平稳运行。严格执行我市天然气价格政策, 耐心做好宣传解释,精密组织好价格结算和售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