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周巷小学 朱红叶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在学习书本知识后,可以发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含义,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时期,学生自己的思想品质、面对问题时的即时反应、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理解、对事物的好奇程度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这些都是组成一个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开展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小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基础,让其感受语文中所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小学生属于一个偏弱势的群体,掌握部分语文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其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在小学阶段,在学习了书本知识的内容后,学生可以发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在展示生活之美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小学生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利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的。
在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学习能力,同时使自己的学习思想不断得到强化。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汉语。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激发和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使其具有在未来稳定、平安发展的基础。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规划和调整教学方案,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添加多元化的课程元素,让语文课程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要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先从教师开始,提高教师的培养意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培育核心素养的透发因素,教师要学会去发现并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因素,不能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灌输式”教育,要学会引导小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才是灵动的、有活性的,而不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教育会更加容易成功,才能真正把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所谓隐性渗透,就是表面上看是不明显,但长久下来,却会有很大的影响。在隐性渗透中,环境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孟母三迁就体现出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小学教学要营造和教育相匹配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环境的影响作用:当你处在一个优美、文明的环境中时,你的身心会感觉到愉悦、舒服,而当你处在一个黑暗、粗暴的社会之中时,你就不由自主地烦躁、难受,同样,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也一样,甚至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要比对我们的影响还要大,因为他们尚且年幼,对所有事物的认知度不够,以为见到的就是正确的,便会去学习,所以,核心素养的隐性培养是极其重要的,需要高度重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露珠》一文的教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小露珠》是一篇十分优美同时语言十分有趣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说话环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如第六自然段中的口语训练,当教师说“还有哪些鲜花呢”时,同学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了。再加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又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所以才会滔滔不绝。又如在第七段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离别情境,让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象,这样,学生在口语训练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发表了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形成了个性化阅读能力。
想要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需要改变从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情况,由教师来带动学生思考,把知识灌输变为师生之间的知识“探讨”,如此一来,学生的参与度高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十分有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讲授苏教版第六册第十二课《荷花》一文时,教师就充分地把学习的主权交到了学生手中。首先,教师为同学们播放了荷花的录像,并且允许他们互相讨论,不用拘束自己,在录像播放结束后,再让学生谈一谈所看到的荷花以及自己的想法。在这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交融,也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印象,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也会感觉较为轻松,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本文充分深刻地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了其重要性以及具体的一些改进方法,通过理论结合一定的现实教学案例生动地进行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有利于其在未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