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英语文化教育发展研究①

2020-11-25 14:35王琼赵卯
现代英语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

王琼 赵卯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提出的创新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互鉴更加紧密,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中国与各国文化交流范围的逐渐扩大,为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中国技术走出去,各行各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英语相关专业。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但文化教育元素的涉及相对较少。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深入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公共英语文化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相关要求,高职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基础的有力保障。在“一带一路”的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在提升专业水平和开展优质学校建设的同时,要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杰出的跨文化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是由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是为满足国际合作大形势下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保证。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旅游、贸易、文化等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来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因此,培养各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势在必行。在高职类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学生中西方文化知识的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有效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中国经济文化的竞争力。

三、当前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现状

广义上,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公共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外语语言教学的主要活动之一,自身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进行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丰富课堂知识的人文内涵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然而,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沿用初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注重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知识的讲解,忽略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出现语言知识传递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忽略了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及其文化传播的功能。学生虽在公共英语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文化知识学习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实现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理念重视不够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英语文化教育研究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有关公共英语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各环节上基本缺失,存在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脱节的现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很多学校过度重视特色专业的发展,过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将公共英语教学独立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外,未将公共英语教学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及国家对于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合,忽略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导致部分公共英语教师群体忽略了公共英语课堂文化教育理念,公共英语文化教学动力不足。

(二)公共英语文化教育内容相对滞后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公共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材料,各高职类院校都根据自己本校的学生实际选定适用的公共英语教材。例如,《21 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捷进英语》系列教材等。公共英语课程根据学期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文化内涵,但受高职类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简单局限于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的培养上。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的影响,很多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单词识记、构词法讲解、语法讲解、阅读能力等培养,忽略了口语练习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和文化意识渗透,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关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内容。以《21 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为例,此系列教材主要分为Listening & Speaking,Text A,Grammar Review,Practical Writing,Text B,Practical Reading 和Basic Reading Skills 七大模块,此系列教材教学内容以阅读、语法和写作为主,很少涉及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公共英语教学中常会因为缺少文化知识的切入点,从而忽略文化层面的课堂教学,忽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更无法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共英语文化教育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需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调整公共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代外语教学新的发展要求,符合国家对于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还要增加跨文化技巧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合,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为更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教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需加强跨文化知识的输入,促进文化互通互融。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捷进英语1》为例,第7 单元主题是“The Perfect Family”,在学习教材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family”和“wedding”为切入点,植入中西方文化家庭文化和婚礼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弥补以往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知识缺失的短板。例如,中国的家庭理念强调亲情伦理,“百善孝为先”,中国家庭模式一般以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大家庭为主;而西方社会的根基在个人,强调个人主义,家庭结构一般以“接力模式”为主;中式婚礼以红色、喜庆、热闹、吉祥为主,传统婚礼服饰以秀禾服和龙凤褂为主;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要基调,纯白色的婚纱礼服象征着新娘的圣洁和纯真等。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课堂参与度,并通过相关文化知识的对话练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公共英语课堂文化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和文化元素,设定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技能,确保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学习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中西方文化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跨文化交际练习,使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为更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丰富学生的母语知识储备,使得学生更深刻地学习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促进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例如,在《21 世纪实用综合教程2》中第1 单元有关“Misunderstanding”的内容中,主要讲解了英语中的误解现象及其原因等,可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中华汉字的发展历史以及汉字中的歧义等,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华汉字文化。

(三)丰富课堂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方法

为丰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文化知识教育,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教学法包括讲解法、词汇扩充法、文化背景导入法、多媒体教学等。例如,在公共英语系列教材《捷进英语2》中第5单元关于“Dinner Table of the World”的相关内容,可通过词汇扩充法来补充比较中西方常见的饮食名称的汉英翻译等,如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s)、馄饨(wonton)、西红柿鸡蛋汤(Tomato and egg soup)等。也可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来讲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包含一日三餐的饮食文化差异、餐桌礼仪等,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小视频或电影片段,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后通过设定相关对话练习的话题,使得学生进行场景模拟训练,通过设定一定的场景,鼓励学生课后利用新媒体手段。例如,抖音、快手等拍摄相关小视频等,课上通过作品呈现,不断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面对当代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公共英语实施文化教育,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要的、可行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人才。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元素可充分调动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新媒体交流手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增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