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振朋 鞍山师范学院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趋完善,人们对休闲健身场地的需求逐渐提高,体育文化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广场体育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文章对沈阳市大东区文化广场、铁西区米兰颂健身广场等休闲健身广场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展开调查,了解场地设施和参与人群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需求满意度等内容,从市民需求角度反映出沈阳市休闲健身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基本状态,为提高全民健身效果服务。
以沈阳市内休闲健身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范围包括大东区文化广场、铁西区米兰颂健身广场、沈河区体育公园和沈北东基健身园。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群众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等相关著作,以“广场文化”和“广场体育”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询有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2.问卷调查法
采取抽样的方法,在4个选定样本广场中随机抽取参与健身活动的居民,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8份,其中20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0.4%。
3.实地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部分临近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休闲健身广场的相关管理人员,了解广场的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情况、群众健身参与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情况等内容。
4.数理统计法
将得到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沈阳市休闲健身广场体育活动参与者(206人)的调查显示,离退休人员占68%,其他人群占到32%。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是参与广场健身锻炼的主力军。在对被调查者的性别统计中,男女性别比为4:7,明显男性人数要远低于女性。从文化程度上看,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有12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2.6%,其中中老年人占9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63人,占比为30.6%,64.5%为中老年人。
可见50岁以上中等文化程度的居民是参加广场健身锻炼的主体人群。他们一方面因退休或临近退休的缘故,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供自己支配,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为了自身的健康,他们选择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年轻人虽然可能具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对运动健身重要性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但是显然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在需求迫切性上要弱于中老年人。
在对居民广场健身形式的调查可知,经常同家人朋友一起进行健身锻炼的人数达到111人,占总人数的53.9%;选择临时结伴的人数为56人,占比为27.2%;而选择独自一人进行健身锻炼的人数最少,占18.9%,且以年轻人居多。可见大部分选择在休闲健身广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都喜欢结伴而行,同伴在体育锻炼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居民在广场健身内容的选择上多为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操、散步、快步走以及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运动项目。广场舞因其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运动强度不高和开放、欢快、自娱性较强的特点受到广大中老年女性的喜爱。而男性多会选择太极拳、快步走以及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球类项目。总之,来广场健身的大多数人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都会倾向于投入资金少、比较好入手且具有一定自娱性的健身项目。
通过对居民参与广场健身的锻炼时间分布情况调查可知,有74.5%的参与者都会选择在早晨时段(6:00-9:00)进行健身活动,不受季节的影响;在锻炼时长上可以达到30-60分钟的人数占47.3%,达到60-90分钟的人数占44.8%,可见绝大多数人每次锻炼的时间都会维持在30分钟以上。在锻炼的强度选择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每次锻炼会达到中等强度并能够出汗,且都认为取得了一定的锻炼效果。在锻炼频率上,每周参加4-5次的人数最多,达106人。其它依次为每周2-3次53人、每周1次24人、每周6-7次23人。选择广场健身的沈阳市民大多会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与他们的闲暇时间有关。
以中老年为主体的广场健身人群,他们的主观意识和所具有的闲暇时间决定了参与广场健身的锻炼时间、强度和频率。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应鼓励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将体育锻炼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融入其中,使强健身心、增加社会交往的体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过对沈阳市居民参与广场健身活动的指导需求情况调查可知,有29.6%的参与者认为自己从未得到过健身指导;有56.8%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偶尔得到过健身指导;表示自己经常能够得到健身指导的人数只占13.6%。而进一步通过对“广场健身过程中是否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的调查,有89.8%的参与者都选择了“需要”,可见参与广场健身的居民普遍认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作用。
参与广场健身活动的居民大都有自己或长期或短期的锻炼计划,但是要想在实现锻炼计划的同时完全掌握运动技能和基本的健身知识,就必须要有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只有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够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居民对广场健身场地设施满意度的调查中,分别有58.7%和5.0%的参与者表示对场地设施“基本满意”和“很满意”,有31.1%的参与者表示“不满意”,其他人都选择了“无所谓”。总体来说沈阳市的休闲健身广场在场地设施供给上还是能够满足大多数居民健身需求的。
场地设施的供给情况是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最基础环节,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的退化,他们比较满意广场现有的健身器械;而中年和青年人往往更喜欢大运动量或具有对抗性特点的健身项目,比如各种球类运动,而各健身广场受建筑规模的限制,显然无法令他们完全满意。
调查显示,大多数不愿参加广场健身活动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自身观念的影响,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思想的保守,不愿意将自己的健身活动展现在别人面前;第二,对当前体育文化活动的不了解,导致他们认为广场上的健身活动就是跳广场舞;第三,对“没得疾病就是健康”的认识误区,使人们的健康意识不强,尤其是年轻人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居民的健康意识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了身体的健康加入到健身行动中来。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密集,使得居民的健身环境受到很大影响。沈阳市大多数居民区附近的小广场受周围环境的限制致使健身场地设施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人们更愿意选择去较大型的休闲健身广场进行身体锻炼,虽然可能离家较远,但是在这里他们能够得到更满意的健身服务供给。而现有的大型健身广场在数量和质量上暂时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政府部门只有加大投入、合理规划,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的健身服务人员。调查发现,目前沈阳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他们很多都是离退休的体育爱好者,专业性程度偏低,个人素质与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专业健身服务人员的相对匮乏对沈阳市健身广场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供给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
目前广场健身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问题,组织管理具有很大缺陷。首先,关于开展广场健身活动方面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没有被任何部门直接管理,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上基本是体育和文化部门与社区在协同管理。其次,在健身场地运动器械的管理维护上还不到位,存在器材分布不均,安置比较盲目的现象,这就造成一部分器械闲置,一部分器械还不够用的状况。另外,很多被损坏的器械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护也是制约广场健身活动开展的原因之一。
如何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广场健身的行列,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积极的宣传,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适合的体育锻炼来增进身心的健康。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广场运动场地举办各种居民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还要促进各大休闲健身广场的交流学习,使广场健身活动得到更好的推广,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社会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体育文化公共事业的专项财政投入,切实加强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针对老旧健身设施做到定期更新维护,使沈阳市居民生活中所接触的体育设施得到完善。要根据广场的现实情况了解周围居民的实际需要,在不改变原有城市广场建筑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育文化特色,通过充足供给、合理布局,改变居民对广场健身器材供量不足、使用不便和摆放位置不合理的不满,要有计划性,且能够尽快落实地供给一批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从而使城市广场体育健身活动得到更好的支持。
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科学的健身方法不仅能够使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还能够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人们从不正规的健身运动中逐渐走向科学化离不开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广场健身专业服务人员紧缺的现状,管理部门应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予以倾斜,要有计划的对现有健身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在组织制度上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的资源,发挥他们的特长,有效拓宽广场健身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渠道。
目前,沈阳市的中老年人是参与广场健身活动的主力军,其中女性占多数。大部分锻炼者都喜欢早晨时段与同伴一起进行健身活动,同伴在体育锻炼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广场舞因其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运动强度不高和开放欢快自娱性较强的特点受到广大中老年女性的喜爱。而男性多会选择太极拳、快步走以及各球类项目。老年人比较满意广场现有的健身器械,而中青年人则更喜欢大运动量或具有对抗性特点的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作用被普遍认同。
针对居民的健康意识不强、场地设施供给缺失、服务人才培养相对匮乏和服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积极的宣传,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大对体育文化公共事业的专项财政投入,切实加强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广场健身服务人才资源建设,拓宽人才队伍建设渠道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