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琪 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在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热情,在步入大学阶段后,许多学生摒弃了高中阶段良好的作息习惯,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早早的放弃了规律的作息时间,将大量时间用于休闲和娱乐,各种类型的聚会层出不穷,部分学生则整天躲在宿舍,不愿出门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十分有限。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身体素质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将体育视为累赘,没有真正感受到体育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面对教师安排的体育运动,许多学生以敷衍了事的心态完成训练,没有真正投入于体育课程学习,最终导致个人身体素质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大学体育本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通识类课程,但是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项目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是对教材中体现的体育项目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没有基于学生特点开发体育项目资源。高中体育教材中涉及到的体育项目大多已经被学生熟知,学生在接触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感,小学初中等学习阶段已经接触过的体育项目,但大学后重新学习这样的教学项目,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同时,由于体育项目的重复性较高,许多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已经养成,动作难以纠正的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由于体育教学项目缺乏拓展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充分凸显,最终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无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组织和实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死板,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较为单一。许多教师只是将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从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教学模式做出优化,教师习惯以理论讲解为主,通过示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和技巧,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课堂教学的气氛整体较为沉闷,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体育运动的相关技巧和要求,但是无法真正培养起对体育学科的热爱。终身体育理念,强调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在失败的教育方式影响下学生只是敷衍了事的面对体育学习,而没有真正将体育运动拓展至课堂外,长此以往高校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锻炼,终身体育理念无法贯彻和落实。
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中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无论是拼搏向前的进取精神,还是团队之间通力协作的集体精神,这些都有着独特的教育内涵,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实践和锻炼,忽略了体育文化,本身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渐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但是无法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背后蕴含的深刻人文价值。在体育文化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只是将体育运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活动,而无法真正挖掘体育学科的人文内涵。
教学评价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方向,目前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带有一定的功利化思想,通常只关注学生在体育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忽略了学生体育运动态度方面的引导,没有将终身体育理念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下,教师通常只是在期末阶段对学生进行特定的体育项目测试,并且以体育测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实际上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各不一样,如果仅仅以成绩判断学生体育能力的好坏,很容易导致部分学习用功的学生会受到打击。此外受到教师评价思想的影响,学生容易错误的认为,高校体育只需要过线及格通过考试即可对自身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
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这是应当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将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从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当适当调整,体育课在课程体系中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接触和学习体育知识,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公共基础课的体育教学项目应当做出适当的优化,既要考虑到传统的体育项目,同时也要基于乡土文化开发特色资源,比如江武术等体育项目带到课堂,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在开设选修课时,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倾听学生的学习意见,将学生呼声高的体育项目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设,一方面提出学分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供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学习中,并且培养起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体育学习生涯的引路人,为了有效落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中。从个人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对自身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多项体育运动技能,在教育过程中以专业能力折服学生,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感染学生。从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围绕终身体育理念的相关教育,要求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养,让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并且始终围绕终身体育理念展开体育教学活动。高校可以邀请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工作,根据本校独特的校情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确保终身体育理念能够始终指导高校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与体育学习,并且不断巩固体育运动技能,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体育游戏,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确保体育游戏能够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独特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应把握好趣味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既要考虑到课堂上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课外探究价值,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以游戏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经典的“撕名牌”游戏为例,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应当尝试组织游戏,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并且提前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将马克笔纸条和胶带带到课堂。在游戏前期准备环节,学生需要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粘贴在背后。游戏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需要通过紧密的配合与交流,将对方背上的名字撕下来,率先将对方名字撕完的小组视为获胜,并且晋级到下一轮。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既要关注生前的对手,同时也要时刻提醒队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爆发力和反应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借助游戏,学生能够真正投入于体育活动,并且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
多媒体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这种辅助工具,针对体育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当采用多媒体渗透体育文化教育,让高校体育的内涵更加丰富,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学科的独特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利用阴雨天气等不方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体育文化方面的教育,并且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将体育文化更加系统且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首先需要提前准备体育文化教育相关的素材,借助图片和视频等辅助资料,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接触体育文化的同时体会到体育运动背后的魅力,无论是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体育文化本身的起源,这些都可以成为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学生能够受到体育文化的感染,逐渐转变体育运动的态度,并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以篮球项目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优秀的体育运动明星,从体育明星身上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比如已故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科比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他所属的职业联赛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他所获得的荣誉非常多,但是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凌晨4点洛杉矶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他既有天赋,同时又十分努力,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开讲啦》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科比身上的独特魅力,逐渐培养起对篮球的热爱。
教学评价本身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评价机制作出合理的优化,确保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指引作用,让学生能够基于教师作出的评价,合理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考虑到体育测试中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将平时分与测试分紧密结合,确保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此外教师同样需要遵循过程性评价的原则,不仅要关注结果,同时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评价,当学生表现优秀时,教师应当积极地作出评价和指导,对学生进行表扬,当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时,教师同样需要转变教育思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调整学习方向。基于教师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引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鼓励和赞美下逐渐培养起学习的自信,并且始终保持对体育运动的高度热情。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同时也应拓展至课堂外,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以体育社团为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空间,确保学生能够丰富课余生活。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体育教学之余,对各体育社团作出指导,通过有效的分工协作,确保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教师作为指导。此外社团活动主要由学生进行组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出适当的引导将体育项目进行细致的划分,确保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并且融入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跳竹竿,太极拳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外体育生活,并且以社团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
综上所述,以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体育教学模式做出大胆创新和优化,让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确保终身体育理念能够成为学生体育运动的指导理念,让学生始终保持体育运动的习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