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

2020-11-25 12:05
读与写 2020年9期
关键词:散文初中语文课文

胡 敏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李冲回民中学 安徽 凤台 232100)

大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都是运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再讲解散文知识,对重点段落展开分析,概括出课文的重要内容,最后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总结课文内容。这种方式无法调动起学生对散文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无法发散学生思维,没能真正理解课文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真正实现散文教学的目标。

1.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目标过于表面化、程式化,只是简单向学生讲述了课文的大意、写作结构、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等,将大部分教学时间都放在了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无法增强学生在散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容易使学生对散文教学产生厌烦、抵触的学习心理。其次,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只运用了课件教学,没有充分合理的运用教学资源,导致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单一。虽然部分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但在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没能突出散文教学的重难点,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只是背诵教师总结出的知识点,没有深入欣赏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2.1 提出阅读问题,引发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主旨,才会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课文语言的内涵,促进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以《敬业与乐业》教学为例,本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议论文问题的特点,深刻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首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提问学生是怎样面对比自己成绩好的学生的,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有没有做到专心学习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接着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与组员讨论课文论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除了“敬业”和“乐业”外,作者还讨论了什么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理解论点、论据间的关系,掌握常见的论证方式,并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2 品读课文语言,突出课文重点。散文表现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蕴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发散学生的思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品味课文语言能感悟到语言背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味重点语句,突出课文重点,探索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结构等,从整体上感悟课文情感,准确了解到语言的作用。例如在《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作者用散文的方式对某一观点展开了论述,同时本节课又是一篇议论文,课文语言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品读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质疑的或觉得精彩的句子,如“由是则生……而有不为也。”师生可以共同研究语言的意义,增强学生对“本心”的理解,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2.3 体会课文意境,增强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都描绘出了美好的意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美和文学美,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重视课文意境的体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文中的思想情感。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常见的旅行见闻散文题材,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雪后奇景,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西湖风光的图片,回忆学过的有关西湖的诗句,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体会作者笔下的西湖有哪些不同。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作者的视角体会湖心亭的雪景,感悟到课文独特的意境之美,领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散文的自主学习,在教学问题的带领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课文重点,增强学生对课文意境的体会,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味和良好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散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散文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背课文的小偷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