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张宾
(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在文化领域的不断拓展,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民众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海外文化传播的规模、范围及主题等都在不断拓展,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载体优势,担负起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
2013 年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承袭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布局,实现与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各国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使各种经济要素能够有序而自由地流动。 从文化视域看,“一带一路”也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其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促进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通过对话推动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自古以来,文明就以文献交流的形式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如:1697 年法国传教士将我国的《春秋》《礼记》《诗经》等数十种典藏带回法国,对法国研究和了解中国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76 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该协会是美国开展全球文化外交的重要机构,也是美国进行情报收集和文化输出的信息中心,政治地位显著。 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图书馆初具雏形并逐步走向成熟,开始与世界接轨,从图书馆协会成立到参加国际图联大会、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以及互派专家组开展交流活动,我国图书馆开始站到外交舞台,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先行保障。 因此,作为国家推广文化的重要机构之一,图书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各国民众对彼此文明的认知,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支持。
“一带一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转型。 “一带一路”具有多重属性,如人文性、历史性、广域性等,图书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定会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活动涵盖图书馆的各部门,涉及多种语言,对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及服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及服务升级。 此外,我国图书馆还可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通过互帮互助、互联互通提高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升级馆藏文献资源,增强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化是在人类不断思考与记录中产生的,其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明情况,如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地中海文明等。 “一带一路”能够有效增进沿线各国民众对彼此文化的认知,使各国文化在传播中得到融合与沟通。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同时又极具自身特点,相对于博物馆、美术馆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和选择性,具备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 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其文化传播内容广泛,既有传统文化,也有当代先进科技;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如将文学作品与动漫、游戏等艺术相结合,使文化传播严肃而不失灵动,直观且形象。
图书馆可加强与外事机构的合作,依托外事机构的国际交流经验和资源,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如: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为我国驻外文化机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推广网络,为国内外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成功举办了“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等众多品牌活动。 2017年,河南省文化厅与斐济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确定援建斐济国家图书馆中国阅览区项目,由郑州图书馆负责实施。 郑州图书馆依据斐济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的援建方案并积极推进,2018 年9 月28 日援建图书馆在斐济首都苏瓦建成并开放,此次援建包括6,100 册中英文图书和20,000余册电子图书,以及一批书架、阅览桌椅、电脑等设备,并设立了中文图书专属区域,为今后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以此项目为契机,斐济图书馆服务司司长带领斐济文化代表团到河南访问并参观了郑州图书馆,双方就图书馆业务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国家软实力在外交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图书馆在文化外交中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6 年,《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该联盟于2018年成立,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该联盟是一个具有多种合作功能与促进信息传递的联合体,能够实现各国间的文化资源共享,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加协调,从而实现馆际文献借阅与传递,使各个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能够进行充分的文化交流与体验。 成立该联盟还有利于整合我国图书馆资源,增强凝聚力,避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各自为政。
3.3.1 举办展览、讲座、论坛等活动。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我国沿线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企业都设立了“一带一路”文献专区,并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沙龙和研讨会,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公益讲座,将丝绸之路上的人文风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如:2016 年甘肃省图书馆组织的“一带一路”沿线图书馆馆长论坛、2017 年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讲座、2018 年首都图书馆举办的“筑梦丝路”主体系列讲座等,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3.3.2 邀请国外社会团体和民间代表团到访。 文明互鉴,厚植民间,广大民众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作为地区的文化地标,图书馆可积极邀请跨国企业、国际高校、国外友好团体等前来参观访问,向外国友人展示本地区良好的文化形象。
3.3.3 建立“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并借助数字资源方便快捷的优势将丰富的文献资源通过馆际共享的方式传递给国外民众,使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此外,图书馆还可构建国际线上互动平台,为各国读者提供交流的机会。
打造文化品牌可使文化的传播更具影响力。 我国图书馆界参与文化外交应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上海之窗”作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图书馆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经典案例。 “上海之窗”为国外图书馆、高校及其他社会团体搭建了双向交流的平台,是外国民众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2002 年至今已向海外图书馆、孔子学院等各类机构送出累计9 万多册图书,在全球6 大洲66 个国家和地区的138 家机构开设了“上海之窗”,在促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现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上海形象,传播了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一步,图书馆应在中国特色外交大局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担负起外交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交流职能,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