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生命是珍贵的,对人只有一次,每个人应当对生命有所敬畏、尊重并热爱生命。小学生天真懵懂,教师应当对其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小学语文饱含了丰富的生命底蕴,教师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科学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生命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生命智慧,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生活着其他类型的动植物,反过来可以说不同的生命组成了大自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富含着对不同生命的探索内容,有写人的,有写物、写景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不同生命,渗透生命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真正发挥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笋芽儿》这一篇课文时,本文主要讲述了“春天到了,笋芽儿从土里钻出来变成了竹笋,然后长成竹子的过程。”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竹妈妈的呵护、太阳公公的照射和温暖下,冲破一切阻碍,破土而出,启发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要向笋芽儿一样冲破困难,茁壮成长。这篇课文十分适合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认识并理解生命的真谛。教师为学生展示笋芽儿蜕变成竹子不同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笋芽儿破土而出画面的句子,泥土压着它的背,石头顶着它的头,树根、草根缠着它的身体,即使阻碍重重,它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力量,树立顽强的生命意识,并学会像笋芽儿一样敢于迎难而上,战胜困难。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生命意识时,才能更加关注生命,认识生命,教师才能将生命教育延伸到更高的层次。教师利用形象活泼、充满童趣的语文课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更好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生命教育的优秀素材,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出课文文本的生命内容,并深入研究,在课文教学中巧妙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悄然获得生命的启迪、净化心灵。教师要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凸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生命的存在,师生共同追寻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尊重、热爱生命。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这篇课文讲了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小姑娘受了重伤,输血迫在眉睫,阮恒献血这件事。从阮恒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可以看出阮恒的内心是十分害怕的。教师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要去输血,是否也会感到害怕?”很多学生都点点头。但是再往下读到:“然后又举起来。”足以可见阮恒的勇敢以及他与小女孩之间珍贵的友情,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拯救朋友的生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寻生命的意义,教师让学生思考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做题目?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答案:“她是我的朋友”,是阮恒在献血前的真实想法。虽然阮恒误认为给别人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他还是选择了献血。可见,“朋友”在阮恒心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表现了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真诚品格。学生在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恍然明白了生命与生命之间可贵的真情,这也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在思考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是同样重要的,在生命面前没有高低之分,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从而实现生命更深远的意义。
小学生好奇心浓烈,他们活泼好动,喜欢体验一切新鲜的事物。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了渗透生命教育的情境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中感受生命之旅,以此形成自身独立的、正确的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的价值,并启迪自己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师以教材讲述为范本,为学生布置了课后写作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验为素材,进行写作,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发掘。这样的生命教育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更加开阔。
小学语文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好生命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认识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挖掘出教材中的生命内容,与学生共同探寻生命的意义。生命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生命之旅。经过一系列生命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