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

2020-11-25 07:00:11孙玉红
名师在线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孙玉红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第二小学,浙江杭州 310000)

引 言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对于思维具象化的小学生来说,这门学科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或畏难心理。而将生活化因素融入教学中,不但能够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和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也能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促使他们深刻地体悟数学知识的内涵与精髓,进而推动他们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转变,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1]。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生活元素与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数学思维与素养得到有序提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小学时期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把握知识要点,也无法将数学新知融会贯通。数学教师将生活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指引学生将生活事物或事例作为学习的参照,从而提高其思维的灵活度,进而使其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教学活动为依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数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最终教育目标。要想真正落实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生活化教学作为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此外,开展生活化教学,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奥妙所在,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观念生活化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加强生活化元素的渗透,以此来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对此,数学教师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本理念。同时,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中,指引他们观察和探究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依据章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推动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序提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或吸引力,学生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生活素材与章节教学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数学探究,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深化其数学认知,推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变。

例如,在讲授“可能性”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总是以骰子或有色球来讲述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借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内容来深化他们的认知,使学生体悟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无处不在。具体来说,教师可运用奶糖、苹果及摸奖转盘等事物来向学生讲述本节的知识要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1.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导入新知的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散思维和理解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思维框架,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2]。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小丽去商店购买字典和钢笔,买一本字典花费了20元5角钱,买钢笔的钱比买字典少用了10元6角钱,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见闻来创设教学情境:校园里有一棵梧桐树,高2.33米,这棵树第一周长高了1.24米,第二周长高了0.98米,第二周后这棵树有多高?由于这些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探讨,很快便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还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生活实物引入

数学知识是由人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而总结归纳出的客观规律,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征[3]。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使他们逐步树立并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生活实物引入课堂教学中,把抽象性的数学理论具象化地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将纸箱等实物带入教室,然后提问:“纸箱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总体面积是多少?”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箱的侧面展开后的形状,并让他们思考纸箱侧面的面积与长、宽、高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长方体侧面及总面积计算方法。借助实物开展教学的方式,使知识的讲授过程更加直观、形象,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实践活动生活化

1.游戏活动的运用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在游戏中往往会展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创新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时,可将游戏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性、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完“因数与倍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找朋友”游戏引入教学中,先进行因数练习,如当教师说16时,学号为16的约数的学生要站起来;之后进行倍数练习,如当教师说4时,那么学号为4的倍数的学生要站起来。开展游戏活动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4]。

2.生活实践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一周的消费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制作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又如,在讲授“轴对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并统计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体,或者设计一枚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徽章等。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性、生活化和多样性的数学练习,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结 语

总之,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积极构建实效性、趣味性兼备的数学课堂,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