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献策
(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2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重要保障,而建设质量高低主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一环。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是党组织实现其政治功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同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团结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批批像黄文秀那样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舍小家为大家,推进乡村振兴。截止2019年12月,我国9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中90%以上顺利摘帽,这喜人成绩也有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最不可或缺的贡献,是他们为扶贫事业提供最可靠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长期扎根于农村,与农民联系最密切,最了解农村实情,掌握农业发展动态。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政治领导能力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增强政治领导力,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力、凝聚力、执行力,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团结带领群众走乡村振兴之路,助推农民人人成为战略开展的得力成员。第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服务功能和党的领导地位并不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服务功能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1]。强化服务理念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赢得人心,树立威信。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凝聚农村群众是工作应有之义,有利于从思想到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因此,党把人民群众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能够引领村民从思想到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国家颁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从思想到行动、顶层到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迄今为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全国性价值共识。但也存在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等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错误价值观,需要党组织人才在不同地区引导人民群众,使其价值观念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农村地区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去引导。
思想引导是党的政治优势之一。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模范,通过宣传、服务和领导引导农民,尊重农民、掌握群众的语言和把握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善于和农民沟通。引导不是意味着直接控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是引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个体价值,激活农民自主意识。农民是农村党组织存在的重要前提和组织生命的核心支点,只有去引导农民而不是强迫或直接命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过程需要价值的引领,说明农村也需要建设精神高地。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振兴,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传播优良的乡风、家风、民风,进一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使乡村振兴发展符合总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措施,是国强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然选择。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的努力,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保障。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基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确保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是党和农民连接的桥梁,是国家和农民直接联系的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不仅辐射面广,而且数量庞大,扎根于农村,和农民联系最为密切,是农村、农民、农业最了解的一群人,这群人的努力助力中国梦实现。他们通过改革创新,推进乡村治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确保农村经济进一步提升,打造美丽乡村,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塑造美丽中国。他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领农民走上小康致富路。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培养,旨在通过“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层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实现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支撑。
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资源的利用上,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尤为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基于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选择往大城市流动,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流动更频繁。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提出人才才是边远地区发展的关键,鼓励支持人才到艰苦的边远地区和基层组织去,随后多个省份出台相应的人才基层流动政策。例如2019 年11 月广西出台《关于鼓励引导支持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十条措施》优化人才就业区域,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到基层去做贡献。山东省出台的《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意见》提出采取各项举措使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同时留住人才。《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目的在于建设一支留得住、战斗力强的人才队伍。侧面反映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相当匮乏和面临留不住人才的严峻形势。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不稳定性带来诸多问题。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初期培养和后期不对口工作造成人才缺口,直接导致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矛盾突出,反映在人才结构失衡,最终形成年轻有为的基层党组织人才流向大城市的局面,而中老年的党员人才数量偏多,直接导致农村中的精英队伍活力不足,给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配置上带来不便。其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加上有些党员居住地在城市,而农村是工作地,因为党员不按时出席难以正常开展基层党组织生活会。第三,因为人才的流失,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脱离农村的中心工作,只顾各自的小家生活,对乡村振兴带来不利影响。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来自高校的培养或社会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实际具备的能力和现实亟需的能力存在差距,导致人才不同程度“本领恐慌”,不知所措。具体表现为为:对新生事物缺乏主动关注的自我意识,无法跟进国家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最新发展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明确,到2020年构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目标的实现涉及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乡村现代化治理、产业扶贫项目安排及贫困户利益保障、村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都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有一批党员干部引领村民走上富裕道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很多的党员感到不适应,能力和需求不相匹配。例如兰考县桐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良和他团队在农村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期害怕难以胜任出现的恐慌。有些党员思想观念守旧,不敢大胆创新,思维定势,灵活性不够,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不够精准,落实政策的决断力不足,缺乏系统和可持续的学习,面对互联网的、大数据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冲突无所适从。习近平主席曾提到: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这种“本领恐慌”直接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能力培养上和社会需求间的差距。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仍然是短板。人才选拔的方式主要有几种:一是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后,通过全国人才选拔方式引进;二是吸纳在农村选拔出有威望有文化有能力的党员加入组织;三是通过调任的方式,如驻村干部。这些选拔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基层党组织通过这些年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人才引进后,留得住才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流带动性较强反映人才留不住,很多人往往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做一个跳板,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有更多的人脉最终还是选择城市里面的工作和生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才的流失会激发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反思能力,引进新人才可持续激发组织的活力,但人才如果过于频繁跳动和大批量的流失会使组织建设遭到重创,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学者魏美红在她的文章《基层干部队伍人才流失倾向须重视》中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留不住人才归纳为“三难”:年轻人才难以留住,事业型组织人才难以提拔、工作难以开展。而学者王晓娣在《对基层乡镇人才流失的调研和思考》提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流失总结为“三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而学者王萍《基层年轻干部流失原因和对策探析》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流失主要是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工作压力大、晋升渠道窄、待遇低,主观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理想信念不坚定,脱离群众,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做跳板。这都直接反映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人才与留得住人才相背离。振兴乡村需要一批批得力的基层党组织人才进行引领。除了培养出来还需留得住,留得住还需用得上,用得上还需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层层关联,环环相扣。
一方面,高校初期培养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深度合作,开展实习试点,这是吸纳高校人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最直接的路径。例如党建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类、中文专业类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如果高校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合作,吸引这类型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实习,是吸纳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国内多所高校开设农业类专业,细分为20 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就业范围在广大农村地区。鼓励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吸引他们加入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手段。
目前多所城市建立大学生农村实习试点,例如,大学生农村暑期实习试点、农村实习支教、大学生农村创业试点等,通过试点实习,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政策宣传,大学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进一步了解,在实习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农村建立了一定的连接。通过贯彻落实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添砖加瓦;即使不是高校直接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意向在乡村振兴中展示自己才华的,也可以鼓励支持这类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就业,进一步吸纳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施展自身的才华。
另一方面,吸纳村里有知识文化又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加入党组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最能够把握农村发展动态,对农民的需求最了解,并且这类人才也是具备较强的处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能力,在创业或农业生产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经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将能够快速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中的骨干力量,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同时,还可以大力鼓励大学生村官长期驻扎农村,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力支持驻村干部留在农村,实现个人、社会、国家的梦想。
多渠道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人才提供平台,留住人才,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聚焦人才能力培养,可以通过搭建多个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综合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社团组织加强协作,例如贵州铜仁学院加强学院组建专家教授帮扶团,选派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优秀干部、博士和专家作为驻村团队,采取“党建+合作社+贫困户”“学校+基地+农户”不同的合作模式,切实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这种形式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去实习和工作。高校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同建设模式早已在全国蔓延开来,例如“广西大学农学院行政办党支部与马山县古零镇古零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等,除此之外,建立村村基层党组织的之间深度合作,共同探讨组织建设的经验,分享问题解决的方法,还可成立专门的基层党组织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外出交流,加强对青年基层党组织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提供学习、培训、会议、座谈会或者其他形式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本事,才能避免“本领恐慌”的现象发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思想观念上不断更新,免于陷入保守和守旧意识为伍,破除旧观念,勇于创新,把学习的成果应用于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增强组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新时期的乡村振兴,需要党员保持先进性,还要发展先进性。党员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同时代对党员能力的要求不同,振兴乡村背景下要求党员思想观念更新,走在时代前列。这更需要党员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更需要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为党员们施展才华。
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政治资源,它以经费的资助和物质作为运行的基本保障,制度的落实到位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生存条件、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以及长期驻扎的决心。
从制度层面上激励人才扎根农村,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调动人才的积极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从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基本生存资金的落实、到激励人才长期安心扎根农村,再到情感关怀等多方面着手,满足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对待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应该格外关注和关心。所以乡村振兴中,强调培养一支热爱农村、农民、农业的队伍。尤其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起到带头模范的人才及时激励,坚持发挥和弘扬优良的作风,把遵守和执行党内制度的党员作为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激励制度落地实行。
除此之外,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所享有的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履行相关的义务,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制度层面上激励人才扎根农村,既要有激励措施,又要建立激励政策落实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奖惩有据可依。
长期扎根农村,投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需要组织里面的每个人才拥有农村的情怀和振兴乡村的使命。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城市和农村贫富的差距依旧会长期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很多农村也开始走上富裕的道路,但和城市相比需要跨越鸿沟,很多农村经济上刚刚跨过贫困线。真正振兴乡村,需要一批有农村情怀的基层党组织人才,带着振兴乡村的使命长期扎根在农村。这些农村远离大城市,各种资源不齐全、不完善,人们思想还比较落后、保守,做事谨慎。很多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剩下大部分都是老人和留守小孩,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长期面临这样的局面,没有农村情怀和振兴乡村的使命,是不可能长期留在农村的。
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结合,以小我融入大我。农村情怀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深入农村、农民、农业,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逐渐养成的情怀。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把农民当成自己的家人,真正成为振兴乡村工作的抓手,增强自己的本领,提升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到农村的工作中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的艰巨任务,是乡村振兴和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力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养是造就一批有能力的基层党员干部,充分挖掘党员干部的潜能,以德为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执行力、服务力、公信力、引领力将是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重要方向。不仅如此,国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的人才保障力量,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队伍,正因为政府在政策上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支持,加上未来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很多单位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养高度重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中。
信息化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养的路径越来越宽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不同单位整合有效资源,采取高校培养、调任、考试考核、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人员自我培养等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有农村情怀并愿意长期扎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人。农村现代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将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但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通过梳理农村基层党组织 人才的时代意义、培养困境,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发展现状的同时能够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不仅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建设做贡献,而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后,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养路径尝试对培养路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培养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