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 安徽省郎溪县第三小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被不断提起,小学教育作为当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理应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趣味田径活动开始风生水起,展示出强大的新奇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改观了田径活动的教学局面,小学生参加田径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越来越高涨。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在具体的新课改上进行不断地深化改革,目前已经逐渐地呈现出一种稳定成熟的教育体系,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即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开展实际教学的总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途径,理当引起了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并且结合学科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一套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具体到每个教学的环节,对其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真正地把新课改下的目标落实,具体细化到教学活动中去。其中,田径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落实好新课改的要求,“趣味田径”的理念应运而生,并且把培养小学生的兴趣作为重点,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这样就会使得小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不断地学会一些田径运动的一些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对于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有种拔苗助长的倾向,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期望值不断地提高,在学业上的要求和更加的严格,各种文化和特长班都随时紧跟着孩子,过度的关注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上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身体素质也逐渐失去平衡,童年时期的孩子身体正处在慢慢发育的阶段,繁重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将会潜意识地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小学生阶段的好奇心特别的强,这样的心理特点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又天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因此要想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从教学的各方面去探讨趣味,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氛围里进行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在小学的田径教学中在“趣味田径”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是重要的一步。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水平才会得到保障,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体育学习,提高了对体育的认知,而且还可以潜意识地锻炼了自身的体能,提升了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趣味田径的教学价值,也没有准确把握好趣味教学的度。趣味田径的重点就是趣味性,教师要经过精心的课程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从而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活动中,从而实现健身、健心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身心上的轻松,又能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有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趣味教学的特点,他们仅是简单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把体育课程当成了放松课。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学生虽然玩得很开心,但是由于运动强度不够,导致学生的运动能力并没有提高,更无法实现趣味教学的最终目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更好地实施趣味田径教学活动,教师就需要运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方式等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缺乏耐心与热情,也没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来设计教学内容,所以出现一些调皮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现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后让体育课成了“玩耍课”,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也有一些教师没有耐心为学生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导致设计的内容没有与课程安排协调好,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充满趣味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在具体的田径教学中可以表现为教师有趣味的教学指引,并且从多个角度塑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使整个田径教学活动充满有趣味的指引,比如对教学内容的讲解示范引导上,可以思考如何将示范动作的理论知识用充满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并且在示范中有趣地展示出田径的训练动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保障了田径示范动作准确无误,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从传统的田径教学来看,大多的训练都是单一化的重复,和日常活动无异,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田径运动的形式不断重复的,缺乏对抗性,不能满足小学生喜欢竞争的个性需求,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田径训练运动产生心理排斥。基于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兴趣为指导,塑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以此调动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体现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实施分层锻炼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更好地体现趣味田径的教学价值。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能以及兴趣爱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将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的训练,为学生布置不同的田径运动项目。每个小组可以选一名小组长来带领大家进行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建议和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训练。
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对于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短时间与长距离的训练任务;对于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设置长时间与短距离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可以在自己有把握的训练任务中逐渐提高体育运动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逐渐提升,教师可以设置更高要求的训练目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并耐心地向学生讲解锻炼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要想学生有学习田径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都要具有趣味性。因此,在具体的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不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突破体育教材的束缚,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巧妙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使教学内容更加趣味。通常情况下,田径运动的内容主要有走路、跑步、投掷、跳跃等,教师可以以田径运动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灵活的选择,以巧妙的方式显示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培养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比如,在跑步的基础上,可以设置波浪跑、椭圆跑、障碍跑、接力跑等体育项目;在跳跃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十足跳、单足跳、蛇形跳、撑竿跳等体育项目;在投掷的基础上,除了投掷常见的实心球外,还可以设置投沙包等简单又有趣味的体育项目,在投掷练习上也可以采取多样有趣的形式进行,例如单手投掷、双手投掷、跪姿投掷等,以此不断地引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教师不仅要营造快乐氛围,还要为小学生的田径活动投放一些趣味材料,让小学生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去进行田径活动,自然就会创设出趣味横生、美不胜收的田径活动。只要田径活动充满趣味性,小学生就会开开心心地投入教师预设的田径活动中,快快乐乐地享受游戏化的田径活动。
以“标枪活动”为例:小学生对单纯的标枪训练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小学生的标枪训练提供趣味性材料,以此让小学生多次进行标枪的投掷训练。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排球架子为小学生拉起一条铁丝,并在铁丝上挂上一些小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废弃毛绒玩具,让小学生在30米处手拿标枪对毛绒玩具进行投掷“击杀”,看看谁能用标枪击中毛绒玩具。这样,小学生就会在使用标枪进行投掷的过程中获得多次训练臂力和控制能力的机会,且还会形成一定的比赛氛围和竞争氛围,从而有效提升标枪训练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表现性,让小学生开开心心地参与竞争,开开心心地表现自我。
教师不仅要创设快乐氛围和投放趣味材料,还要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用表现机会和竞争刺激去消除田径活动的枯燥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价值意识、荣誉意识和表现意识,因此,教师的“刻意创设”必然能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各显神通中尽情享受竞争的快乐。
以“100×4接力赛”为例:为了提升小学生对“100×4接力赛”的参与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多批次的“100×4接力赛”活动,让小学生轮流上阵、多次比赛,以最后的总成绩作为评比结果的标准,看看哪一组队员使用的时间最短。这样,小学生就会轮流上阵,当观众时就为参赛队员摇旗呐喊、加油打气,上场比赛时就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地尽情表现自己的运动天赋。因此,“100×4接力赛”为小学生提供了表现机会和竞争契机,使小学生能焕发出灿烂的生命活力与运动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100×4接力赛”中。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新型运动形式,以其趣味性、多样性的特征受到教师的青睐,并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以此培养小学生对田径活动的浓厚兴趣和求知动机,切实促进小学生的田径认知、体育锻炼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