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融合”的课改创新尝试值得推广

2020-11-25 00:16
甘肃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点学科

据《北京日报》报道,“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最潮湿的地方是位于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齐……”一篇英语阅读短文,同时成了学习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高一课堂上,地理老师和英语老师共同打造了一节“气候的'最高级”课程,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跨学科体验。

不在课堂却宛如身临其境。这堂由地理和英语老师共同打造的互动课堂,注定使师生精神高涨、收获满满。通过英语阅读短文中地理知识点的分析,以及地理老师以“气候专家”的身份对专业的极端气候成因分析,进而促进英语短文理解,这种“跨科融合”的课堂注定是高效的。对学生而言,学科素养的养成与知识的获取效果,也更让“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成效不容置疑。

“跨科融合”是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课改的新尝试,其改革的初衷与目标,不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而且通过跨学科融合,将相对独立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鼓励倡导各学科老师之间进行创新性合作,让相同的知识在不同学科间流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英语和物理课上学习生活中的静电,在生物和化学课上揭开碳酸饮料的真面目,在数学和化学课上寻找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甚至为了凸显各学科的合作创新,学校还组织了多学科老师同上一节课的新探索。这种课改探索尝试,不仅符合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以及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同时对基础教育领域课改而言,也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创新探索。

不仅是高中教学,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传统的授课思维是各学科各自为政,围绕不同的课程标准进行相对封闭的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做的好处是知识的传授更高效,但实质上容易陷入单调枯燥、就事论事的课堂教学窠臼。如果各学科教师“各说各理”,确实学生可以达到学科素养更加精细化和知识点集中化,但对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而言,极易陷入“就学科而学科”的学习,更会因个体爱好和兴趣差异而出现偏科现象。比如爱好语文的学生对学习化学、英语等提不起兴趣,精于物理的考生写作文难。但在“跨学科融合”的氛围下,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尝试性地融合另一个学科知识,好比用英语写作文,用物理、化学知识理解语文范文中的常识和描写内容等,这些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个新鲜的跨学科尝试理解,更是一个学习方式与途径的探究和创新,这不仅会在兴趣培养前提下让各学科知识实现融合进而形成更广泛更丰盈的知识点辐射性,而且也更让学生用特长学科去触摸和接受其他偏科学科,“剑走偏锋”的作用和成效也是不容置疑的。

相对教师而言,基础教育领域内虽然更加注重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知识虽然有学科之分,但从教育授予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角度而言,过分细化学科区分的教育教学,恰恰是不完整而且碎片化的,显然是不科学的。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知识,基本上属于基础知识,不同学科教师不管是从“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的角度,还是“授人以渔”的角度,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关键。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更是以身立教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师素养提升和和谐教育内部管理秩序构建角度而言,“跨科融合”更利于教师之间的互学相长和教学相长,更能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相互支撑和互为补充的师际关系,不管是从课改原本追求质量的愿景角度,还是从提升基础教育领域师资水平角度,无疑都意义深远。

当然,相对于“跨科融合”课堂教学改革而言,虽然课改意义可期,但其实施必须严谨而科学。“跨科融合”不是“拉郎配”和“随机跨界”,应该是教师自觉承担起课改责任,围绕“跨科融合”进行科学的“备课”,不仅要“跨学科备课”,更要在“跨界”语境下“备学生”,让不同学科相对独立零乱的知识点在“跨界”的氛围下实现有机和谐的统一与融合,让学科知识点和知识内容以更加丰满的形象示人,进而让“一堂课”生动起来、丰盈起来、不同知识点融合起来。另外,“跨科融合”其实是对一线教师如何跨学科融合知识素养进而提升授课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新挑战,这就要求跨学科教研组、跨学科教师之间必须实现相互支持和有机融合,需要在更宽泛的知识传授基础上的聚合融合,需要各学科教师互相支持、认真钻研,唯有抓住结合点和融合点,产生“聚核变”效应才是最好,才是最佳的课改成效。

猜你喜欢
跨学科知识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