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黄倩 李凯 高迪
(1.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胸外科,陕西 西安 710018;2.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南区干二科,陕西 西安 710054)
肺癌是一种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0%,治疗方式首选手术切除[1]。电视胸腔镜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好[2]。本研究探究常规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手术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和空军第九八六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手术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在65~78岁,平均(72.65±12.54)岁;病程6~12个月,平均(8.95±3.24)个月。常规组男50例,女21例;年龄64~79岁,平均(70.54±10.35)岁;病程6~18个月,平均(9.95±4.16)个月。纳入标准[3]:术后经病理确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年龄18~80岁,病理分期Ⅰa~Ⅱb期;签署知情同意同意书。排除标准[4]:病灶周围淋巴结转移,有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病理确认显示为中央型肺癌、小细胞肺癌;肿瘤与大血管、心脏等距离<10 mm,或胸膜粘连不适宜胸腔镜及中转开胸手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控制患者血压140/90 mmHg、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常规组行常规开胸肺切除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后选择单肺通气,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后,常规消毒,后外侧切口长20~25 cm,依次切开背阔肌、前锯肌至第4或5肋间后应用撑开器撑开肋骨进行开胸手术,暴露肺叶经切口直视下进行切除和清扫淋巴结。研究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健侧卧位后,分别在患侧腋中线6~8肋间和腋前线3~4肋间做1.5 cm观察孔和4.0 cm操作孔,在观察孔套管针置入后,放置胸腔镜。在操作孔处沿着前锯肌纤维方向进行钝性分离,并在电视胸腔镜下引导下进行解剖型肺段切除和两侧淋巴结清扫。0.9%氯化钠冲洗胸腔后,确认无再出血和肺漏气情况下行胸腔闭式引流,切口缝合术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引流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根据VAS进行判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LC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5]。
2.1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引流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QLQ-LC43得分 术前,两组QLQ-LC43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QLQ-LC43得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QLQ-LC43得分对比分]
2.3术后不良反应 研究组白细胞计数降低1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例,疲乏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常规组发热2例,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例,疲乏5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首选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开胸手术路径虽可达到较为满意临床疗效,但切口对患者的损伤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等均不利于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6-7]。胸腔镜手术中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需将主操作孔直视及结合监视器在胸腔内完成各项操作。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引流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QLQ-LC43得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较常规开胸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的同时降低术后24 h疼痛情况[8]。较大的创面对机体刺激明显,极大增加器官系统应激反应,加到不良反应风险[9]。相对于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下可缩短切口面积,减少胸腔脏器损伤程度,进而提升预后情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