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凉市第十中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很大一部分的德育职责,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如今道德与法治学科被提出了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要求,这是素质教育上升到新层次教育改革的表现,要求教师重新明确教学方向,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可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及未来社会发展多种复杂需要的重要品格与能力,这被称为核心素养。可以说,核心素养将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融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效果。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具备该学科实际特点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方面内容。其中,政治认同就是学生能够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并且要在这一认同感的基础上自觉践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实际上是每个人在认识世界或者改造世界时会具体表现出来的充满理性智慧之光的精神取向,如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取向,它能够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也能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和服从,要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公共参与”则是指公民拥有的公共参与的政治权利,他们能够有序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能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政治权利[1]。
如果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那么这一课程也算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极佳手段。教师应以道德与法治学科四个主要内涵为基础,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1.教师应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让该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应重新明确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为了最终能够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明确为以下几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夯实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基础,对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与品质形成初步认识,能够掌握好理性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技能;在方法、过程与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好核心素养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法,在学习全过程中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健康积极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并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
例如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正确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教师应根据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具体又形象地传授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包括网络法律知识、网络使用规则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使其真正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其次是方法与过程目标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网络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提出与分析,使其形成客观分析能力、辩证分析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客观分析和辩证分析后的观点,引导学生养成理性态度,引导增强学生对网络交友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观,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立足认知矛盾展开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教师要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还需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不少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问题探究意识不强,问题探究能力也不够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起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问题的思考与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时,能采用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3]。在这方面,教师可尝试从认知矛盾入手设计课堂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比较活跃的状态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良好的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青春有格》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展开核心素养教育,为学生引入一个能激起他们道德认知和政治认知矛盾的问题:“如果身边有位老人倒下了,你会扶他起来吗?”这一“该不该扶老人”的问题是近些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意见也不一。有人认为该扶起来,尊老是一个人必备的道德素质。也有人认为不该扶,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是变老了的坏人,被扶起来后反过来讹诈人。这些观点反映了人们当前的道德认知矛盾问题、政治认知矛盾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理性意识和政治认同感,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的辩论活动,最终提出一套既可扶起老人,又不被讹诈的可行方案。这一方案会解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也会解决学生的政治认知矛盾问题。因为扶起了老人,是自己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而预防自己被讹诈,则会涉及相关的政治法律知识、法治意识,要懂得合理利用科学的手段记录自己做好事的证据,使自己做好事的行为不被不法分子或无良知者诬陷。这一教学活动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理性对待道德问题的意识,还能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法治意识,有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素养育人目的。
3.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情境教学,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重选择与学生身边生活或者社会时事热点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关心自己、关心身边人、关心社会发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4]。同时,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下,原本枯燥的知识理论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且让学生易于理解,学生会主动体会和关注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经历一系列积极健康的心理思想过程,学会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成因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真正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做到直面社会现象,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行为模式。
例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中,教师可针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一些真实情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会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增强学生在情境中的心理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抗灾防震”的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之中深刻感受自己的参与体验。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打击虐童行为”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为未成年人护航的威力。尤其是对于一些遭遇过不同程度心理创伤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己对法律权威的信仰,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权益。
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扮演正义的角色,参与“保护未成年人公益性活动”的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前往受难区关心受到伤害的未成年人的志愿者,也可扮演前往灾区记录悲惨事实、呼吁保护未成年人的记者。通过这些不同的生活情境下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切身体会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护航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始终是保护公民的强有力武器,必须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提高公共参与素养,自觉参与公共事务活动,学会维护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共同的权利。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需要做出变化的前提下,教师更要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的目标,推动核心素养理念为主导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同时,针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思维活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可立足学生的认知矛盾,为其设计合理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其积极展开思考[5]。此外,教师应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贴近实际生活的原则入手,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场景,使其更好地融入其中,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深刻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用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保持积极学习态度,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甚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