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11-24 20:42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酸奶算式小明

○ 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校

荷兰教育家、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新课改也提出,数学教学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挖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素材,并将之引入数学课堂,在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适宜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相比较语文、科学等学科而言,抽象性、概括性较强。加之一些字母、符号的使用,使数学知识更加抽象难懂。然而,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大背景。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理解直观的原型,是一件有趣而又轻松的事。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人民币的知识,而是在教学伊始,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小明的四胞胎表妹过生日,他打算给四个表妹每人送一支钢笔。小明拿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钱,发现有1张10元的,3张5元的,3张1元的。问,小明总共有多少钱?若每支钢笔5元,小明的钱够不够?不够少多少?够的话,买完钢笔小明还剩多少元钱?这一生活情景学生几乎都经历过,他们非常感兴趣,在扮演小明和售货员的过程中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让学生看算式编生活故事,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因此,教学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对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就无法透彻理解。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加减法,对“和”“差”这些专业术语无法理解。这一点尤其在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中,表现更为突出。学生往往因为对运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而出现计算错误。其实,让学生看算式,联系生活实际编故事,就能够轻松解决上述难题。

比如,教学“3+6-2=?”这道算式时,笔者鼓励学生看算式编生活故事。编生活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的过程。学生一听不是进行枯燥的计算,而是讲故事、编故事,都特别感兴趣。有的学生编了这样的故事:周天,和妈妈去超市买酸奶,看到我的最爱——黄桃口味的酸奶只有3瓶了,我三步并作一步,赶紧放入了购物车。走了几步,又看到妈妈喜欢的水蜜桃口味的酸奶,我毫不犹豫地拿了6瓶。看着妈妈眼里止不住的笑意,我好开心啊!回家的路上,很不凑巧,又和邻居家的“小豆丁”“撞车”了。果然,他又指着我的酸奶哭了起来,而且坚决要黄桃口味的。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给了他2瓶。问现在我买的酸奶还有几瓶?很显然,在这一生活情景下,学生很容易得出结果,为妈妈喜欢的6瓶加上“我”喜欢的1瓶,共7瓶。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还初步形成了感恩意识和分享意识,对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和良好品行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提升,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产生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比如,教学完“相交与垂直”一课后,让学生帮当地政府解决一个问题:在一个村子旁要修建一个车站,如何使村子里的人到车站的路程最短?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确定了“点到直线间的垂线段最短”的原理,同时产生了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体会到了自己学习的是有用的知识,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讲数学,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酸奶算式小明
酸奶一定要凉着喝吗?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小明照相
怎么写算式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好玩的算式谜
在家自己做酸奶可行吗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