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
很多教师经常感叹,小学生年龄不大、经事不多,阅历少、感受浅,致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难免会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新兴作文模式应运而生。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接触人群、自然和社会,意在丰富学生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倾注在写作中,进而形成情意满满、个性飞扬的好文章。那么,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怎样具体应用的呢?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创设具体的、多样的教学情境,或是用生动具体、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氛围,或是用多媒体设备再现场景,或是通过角色扮演形成故事情境,或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触摸,甚至是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社会,先去完善自己的内心感受,再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肯定文思泉涌,不再干巴巴地凑字数了。如,在写《我最喜欢的水果》时,我让学生们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来,在写作之前,先是有目的地仔细观察水果2分钟,看看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个头是大还是小,是否散发着气味儿,最后请大家品尝它的味道,想一想:我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呢?通过这番动手操作,学生心里装满了对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强烈感受,因为学生的个体体验是不同的,写出的文字也充满着个性飞扬的独特情感,再也不是“千篇一律”了,不仅辨识度极高,而且作文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开展情趣盎然、多种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感受,使其写作时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教师可以组织的班级活动有很多,如室内故事会、朗读比赛、科学小实验、特长展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常规活动,像是运动会、联欢会、升旗仪式等,帮助学生去细腻地体验,这样在写关于运动会的作文时,学生们对当时的气氛、自己经历的事都能娓娓道来,并且写得生动形象、非常具体。这样情趣盎然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写作很有帮助,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内涵。
小学生主要在校园内、教室里参与教学活动,场景单一,很多学生觉得生活每天都是一个样子,有什么好写的?但我们总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怎样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从相似的每一天中寻找点点滴滴的变化。如,笔者曾在班级中组织过“走路回家”的活动,即:条件允许的学生放学时可以不坐车,而是和家长一起走路回家。路上可观察形形色色的人,可看看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可和家长沟通、交流,谈谈自己这一天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以及交往情况。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周记的内容变得十分丰富:有写“婀娜的柳枝”的,有写“路边的月季花”的,还有写“马路上辛苦劳作的农民工”的,更有写“我发现了一个新爸爸”的,很多学生平时不会关注的点、不会触发的情感都被挖掘出来了,不仅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唤醒了,情感厚度增加了,而且家庭沟通顺畅了,亲子关系和谐了,学生的作文素材也愈发丰厚了。
当学生在情境、活动和生活中获得了情感体验,他们急需宣泄,急需交流和表达,教师要给他们留出情感宣泄的时间和空间,即组织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交流,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碰撞、思想进行交融,在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基础上调整思路、规划结构,为构思成文、下笔写作做好准备。如,在写《我眼中的爸爸/妈妈》时,因为写作之前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父母,他(她)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他(她)回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她)回家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和他(她)认真地谈一谈或是去他(她)的工作单位看一看等等。学生的作文有了真情实感,文章自然能够打动人。
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各种情绪,在活动中体验各种角色,在大千世界中发现点滴感动,在交流中互相分享,积累了素材,丰富了心灵,长此以往,必然能在胸中存有千言,下笔时洋洋洒洒,流淌出一篇具有真实和美感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