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长军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八仙筒学区中心校 内蒙古 通辽 028300)
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应帮助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并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形成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互动打好根基。应用题学习就像是一道门槛,学生具备了独立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也自然能够跨越这道学习门槛,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若是学生总在应用题问题上徘徊不前,也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重视应用题教学,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们应用题学习困难点,以更加多效的教学形式导入应用题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1 题意不明。小学阶段的部分应用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并不紧密,学生们在摸索题意的时候,总会陷入误区,走向错误的解题方向。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教师应尽可能分析应用题中与学生生活经历有所关联的内容,进行问题的简化,以抽象变直观,以复杂变简明。在自设问题时,应尽可能设定与学生生活场景关联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们总结常见的应用题误区,以便于更好的避开错误点[1]。
1.2 被动思考。应用题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综合已知知识点,进行灵活的数学辩证。而小学生习惯了以教师为辅助,过于被动的分析问题,甚至不解答等待教师公布答案。他们的思维比较僵硬,部分学生更是形成了思维惯性,缺乏独立的、个性的、多视角的应用题分析能力。而教师应适当的放手,以微课、游戏等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更加趣味化的空间中激发学生的应用题解题主观意识。要在锻炼中让学生树立不怕错的思想,随着错误的逐个纠正,摸索出解题的技巧。
2.1 审题。部分学生在审题的第一步就存在误区,导致整个计算的过程都白白浪费时间。审题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列举常见的错误点,促使学生能够区别题目的含义。如“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们快速的阅读题目,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再如进行对比时,应先进行单位的统一。部分题目即给了米的已知条件,又给了厘米的已知条件,学生容易忽视单位之间的换算,审题中踩入“陷阱”。教师可先将应用题进行分类,而后分别以典型的例题为引,分别总结不同类型题下的常见误区,促使学生在审题中能够快速的捕捉关键元素,减少审题中的误差[2]。
2.2 分解。解题中可将应用题分解成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已知以简明的、逻辑的形式列出来,而后以逆向思维进行反推,从问题出发,分析获得问题答案所需要的条件,再结合已知求出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还应帮助学生理清各个公式、概念所对应的类型题,促使学生形成推理能力。一些应用题可以结合已知的条件直接获取答案,有的应用题需要层次递进,在已知之上继续探索隐藏条件,而后获取答案。对于后者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应梳理思维路径,让学生下次遇到此类题目时有思考方向[3]。
2.3 联想与想象。分解题目的过程中,一些抽象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措,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将问题转换。如小明有10颗糖,吃了4颗,剩余的糖果是小红的三倍,小红有几颗糖?题目中,可以把小明转换为学生自己,小红转换为学生的朋友,而吃糖作为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经历可以不做转换,以此类推,遇到抽象的情境时,也可以将其转换为学生们熟悉的场景,通过条件转换,能够将小学一些与学生生活不够贴近的应用题简化、直观化,提高学生们的应用题信心。
2.4 验算。数学应用题验算,并非只是进行计算的验算,而应该重新梳理解题的思路。此时可以逆向思维,将答案代入到原题中,反之推算答案的对错,与生活关联的应用题,还可以从生活的实际视角出发,进行其合理性的验算。
3.1 思维导图。将应用题以文字、符号、图形(数形结合)的内容搭建网格结构,教师可帮助学生按照应用题的类别构建思维体系,在学生解题时按照技巧化的路径进行思考,可减少解题弯路。
3.2 微课纠错。数学应用题复杂性不一,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关联不够紧密的问题,皆可以在微课的情境下再现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快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点。同时,教师还可以隔一段时间将学生的常见错误总结到微课中,简明扼要的进行正确、错误对比,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二次出错。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可结合其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并按照次序,基于审题进行纠错,最后围绕素质教育的角度,进行应用题教学创新,可为之后的应用题互动打下基础。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应用题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