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2020-11-24 17:41山丹县清泉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命题生活化小学生

山丹县清泉学校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从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小学中年级学生在作文写作中遇到较多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甚至会产生畏惧心理,而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薄弱、写作技巧不达标等短板,也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而教学生活化则是提倡用更贴近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范围的教学内容,为教学开展设计更多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丰富自身词汇知识储备、构建语言思维运用能力、锻炼文字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现今小学语文教育开展的需求,在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1]。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符合素质教育开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只局限在教室固定的空间中,而是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采用最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从而有效减少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的畏惧感,并在生活中积攒更多的作文素材,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2]。

二、小学中年级作文写作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作文课堂教学开展效果并不乐观。而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都需要及时地进行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自己先要对现今作文教学开展的现状有清晰的认知。

首先,我国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以及作文考试评测中都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出题时题材受限,就没有办法让学生自由地学习与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写作兴趣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遏制作用。

其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作文内容与形式假大空的问题,学生写出的作文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这样的发展状况也不利于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最后,在小学作文的评价教学中,一些教师会让学生自己去欣赏,或者只是单纯地朗读较好的作文或范文,并不会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措辞、用句进行深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与优化,上述的各种片面性因素都会导致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速度非常缓慢。

三、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更加贴近于生活的内容、手段与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氛围,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环境中学习,可以实现对生活进行再次创造的可能性,从而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出来[3]。教师在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时,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中,例如,采用故事教学法,或者对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提问,或者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学会生存”的作文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身份进行转换,并对生活经历进行反思,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同学们,当老师说到‘生存’一词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积极回答:活着、氧气、水……教师接着说:“当我们提起生存时,大家会不会想到家门口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们一寸寸地生长,在地下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生长空间,每一天都在全力汲取着阳光。”“大家看过《鲁滨逊漂流记》吗?鲁滨逊在海上遇到风暴,一个人漂泊到了荒岛上,并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力与不懈努力,最终在荒岛上存活了下来。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我们小时候家长不在家时,会叮嘱我们把门锁紧,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师在作文写作之前,通过文学作品、生活经历等为学生带来更多思考,同时创设出生活化的场景,而学生则在教师的讲述中展开自己的回忆与联想,思维得到发展,从而产生充沛的写作欲望,燃起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核心素养的教学发展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在写作时对其进行提炼并应用其中。从现今小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写作素材的选择对于作文内容与质量好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不管是将写作作为目的,还是将对于生活的好奇作为目的,学生都缺乏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因此,在写作文时不知道该将哪些事情写入作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以写作者的身份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在写作时,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为写作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以观察者的角度,多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对于小学生来讲,尚没有养成持续观察、记录生活的习惯,一般都是在写作时才开始对脑海中的经历展开回顾,从回忆中找出能够写作的内容。在这样的写作模式下,学生的写作素材很快就会耗尽,或者根本回忆不起来相关的写作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录生活事件的习惯,不断激励学生对生活展开观察。

对于小学生来讲,会对周边生活区域留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开展了名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的主题班会,学生可以就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受进行讨论,从而引发对自身生活的反思,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类似的经历与感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学生对周边生活的观察。

3.贴近生活展开命题,激活学生写作思维。作文的命题是小学生写作的开端,小学生自身生活经历较少,并且独立思考能力较弱,而好的作文命题能够将学生对于生活的联想激发出来,对其思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写作时,可以从命题作文与作文的命题剖析两个方面出发,为学生设计出更具生活化的作文命题。在对作文命题进行选择时,教师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好是当学生看见作文题目时,就能在脑海中回想起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此外,作文的命题还要与学生心理相符,满足学生现阶段写作发展思维等多种需求。

如,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作文任务作为案例,作文要求学生对漫画进行观察,紧紧围绕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可以将这一作文任务的主旨设计为“我身边关于环保的事情”,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展开思考。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题目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小学生在写作中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环保事件进行思考,对图中伐木工人的想法进行思考,并深入分析为什么啄木鸟会啄伐木工人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作文的命题展开思考,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作为写作者的灵感源泉,同时教师要紧抓小学生生活,构建起有效的教学生活化课堂。

总之,现如今小学生写作能力还比较薄弱,通过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作文教学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生涩,多是将文字简单地堆砌、胡乱地拼凑在一起。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深入生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从而获取更多的生活启示,能够在写作文时融入更多真实的情感,最终实现小学作文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作文教学需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展开,并且落实到后续的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在生活化教学中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命题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