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海涛
从事感兴趣的事情是愉快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会给个体带来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这会促使他们自觉、高效地完成工作,就算在工作边际效应影响下,他们依旧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工作,而不会因为压力丧失工作热情,甚至因此产生负面情绪。职业兴趣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造力,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并提高职业稳定性,同时职业兴趣会给学生带来主观上的满足感,这改善学生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有更完美的职业生涯。爱迪生曾经说过:“因为工作是快乐的,所以人生是快乐的”[1]。职业兴趣能促进个体高效适应工作,显著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感。职业兴趣还能提升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这一内驱力会促使其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且在成功解决问题后也会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兴趣探索讨论中,有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没有关系,我觉得兴趣爱好是工作以外的一种放松方式,能让人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持有这样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将工作和兴趣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看待。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工作是辛苦的,完成工作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这很难让人产生兴趣,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兴趣会随着时间一点点被消磨,这两者不仅无法统一,还是对立的关系。尤其是工作未能如愿会带来挫败感,会导致兴趣更快的丧失[2]。当然很多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认为两者理应结合与统一,兴趣与职业的统一会让职业转化为事业,值得一生为其奋斗,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快乐,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但由于结合方式生硬,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例如有学生这样写道:“我喜欢跳舞,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我可以通过舞蹈为患者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看似职业与兴趣的结合了,但实质上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工作与兴趣的共同点,自然难以将两者融入在一起。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我就喜欢玩游戏,我不喜欢工作”。学生还会用新兴起的电竞行业做例子,他们认为电竞选手只需要每天打游戏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但是电竞选手也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电竞属于职业,并不是通过游戏来愉悦身心。粗略统计,将职业与兴趣割裂、对立,对兴趣认识不够深入的学生占学生总体的大多数[3]。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对兴趣认识不够深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必须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人的兴趣各种各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对兴趣种类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依据内容我们可以将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前者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包括衣、食、住、行等;后者则是人们对学习、研究、知识等精神生活的兴趣追求。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可以将人分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三个人格,在儿童时期本我属于主人格,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物质兴趣;随着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在现有道德体系下,我们会逐渐产生自我和超我,此时我们的精神兴趣会得到发展。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物质兴趣是基础,是对良好生活的追求,而精神兴趣则是更高层次的人格需求,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高职教师来讲,应当注重学生精神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和驱动下有更好的职业生涯[4]。依据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将其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往往是指参与活动中体会到的乐趣,而后者则是结果所带来的感受。这两者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工作过程的兴趣可以减少其带来的压力,而对结果的满意程度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热情。所以,在培养学生职业兴趣时,一定要注重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有压力,还有压力转化而来的动力和良好体验,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依据时间的长短将兴趣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前者存在时间较短,往往会产生于某种活动,又会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后者表现出稳定性,有着持续性和连续性。对于要进入社会工作的高职学生来讲,短暂兴趣会影响到工作稳定性。但是如果缺乏短暂兴趣,职业又会显得单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兴趣时,要注重长期兴趣的培养,让其在学生今后的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又不能忽略短暂兴趣的作用,其会成为学生今后职业中的调味剂,让学生有更稳定且富有乐趣的职业生涯。
兴趣就是人们为了体验快乐,主动想做的事情。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兴趣的定义,但对兴趣的不同属性知之甚少,如果能对兴趣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学生也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笔者认为,兴趣具有消费属性和创造(贡献)属性。我们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时,往往会占用一定的资源或需要创造相应条件,这些资源可以是时间、金钱、精力,不可避免会存在对物质的消费,所以兴趣是存在着消费属性的。也正因为兴趣存在着消费属性,所以学生才会不自觉地将工作和兴趣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看待。在学生的认知中,工作也需要耗费时间、精力,两者很容易发生冲突,这就导致兴趣与工作就变成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兴趣具备创造(贡献)属性,我们的兴趣爱好会给他人及社会带来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领域的。兴趣爱好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其会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不仅给志趣相投者创造价值,还会产生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当个体从事感兴趣的职业时,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此时会有更活跃的思维,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眼前事物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只有认识到兴趣的不同属性,个体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兴趣,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挥兴趣创造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要想把兴趣和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只了解到兴趣的消费属性与创造(贡献)属性是不够的,还需区分兴趣的形式与内核。在班级组织的兴趣探索讨论中,有药学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打篮球”,而“打篮球”就只是兴趣的形式。深入挖掘不难发现,真正给我们带来乐趣的是在激烈运动后加速了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是脂肪的燃烧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是身体之间的对抗、篮球击打地面、撞击篮板起到良好的减压作用,是篮球钻进篮筐的成就感,是团队协作获得胜利的幸福体验。而这些就是“打篮球”这项兴趣爱好的内核。也就是说,兴趣的形式更简单、更表面,而其内核则是机体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兴趣的形式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迁徙是有限的,以打篮球的兴趣为例,如果学生只专注这一形式,篮球会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象征。对比到工作中,对于工作的兴趣只趋于表面,无法触及内核,学生则难以体会到乐趣,自然也会丧失工作热情。学生过于专注兴趣的形式必然会导致兴趣和职业的割裂与对立,即便试图将两者强行结合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兴趣的内核在职业发展中的转移是可行的。以药学专业学生从事药物销售工作为例,当面对精神压力过大的患者时,我们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恰当的药物治疗要帮助其缓解压力,还需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适当的运动以舒缓情绪,情绪上的体验会改善血流动力学,也能提升其神经中枢调节能力,此时职业所带来的压力会大大缓解,这正是兴趣内核带来的“治疗效果”。“打篮球”这项兴趣爱好的内核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打篮球”兴趣的内核为患者提供他力所能及的活动建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让其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工作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其有更丰富的职业生涯。学生深入认识兴趣对职业发展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可以降低工作带来的压力感受,还能提升正向结果带来的成就感。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应当从多方面认识兴趣,对职业产生正确的兴趣态度;还应对兴趣的消费属性和创造(贡献)属性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更准确地把握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更深刻地认识兴趣;学生也要能够区分兴趣的形式与内核,才能更有效地将个人兴趣与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实现个人兴趣为职业发展提供动力,又能让自己徜徉在充满乐趣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人价值,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