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小学 四川 德阳 618000)
常言道: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其实离开阅读说作文,无异于纸上谈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1 家校共育,培养阅读兴趣。曾经有研究发现,父母在孩子阅读爱好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父母能给提供孩子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父母喜爱阅读对孩子是良好的示范。笔者从教过的班级里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部分学生家长非常喜欢读书,有的还专门制定了家庭阅读时间,家庭成员之间会经常讨论书的内容,家长还鼓励孩子用文字和他互动交流。凡是这种家庭的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浓厚,小小年纪已经阅读许多书籍,阅读理解能力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强。
1.2 阅读考级,通过量化评价。建议实行阅读考级制度:设想的方案是全校打破年级界限,设立十个等级,根据其实际阅读量报考相应的等级。考级以口试的形式进行,设自我介绍、背诵古诗、阅读交流等项目,除完成各级阅读规定的阅读量外,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能认真地谈出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的见解和认识。考级的评委请语文教师、阅读水平高的家长代表和阅读素养好的学生来担任,评委是可以根据班级考级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以此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掀起读书热潮。考级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一次,考核合格后发给学生相应的等级证书,并通过校园网等方式公示,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参考内容之一。这样会比老师随意地布置:“大家课外要多读书!”、“我给大家推荐一些书目……”“希望你们一定多多阅读!”更能够落到实处。
2.1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例如,教他们读描写景物的文章,要边读边想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学习《鸟的天堂》想像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有多壮观,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眼前仿佛出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学习《观潮》想像自己去了海宁市盐官镇,跟随作者目睹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这样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得透彻一些。
此外,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内涵丰富的句子,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要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表现力强、富于变化的句式;要让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一些诗文佳作。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这样阅读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孩子的理解能力自然会明显增强。
2.2 引导学生乐思善问。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大胆质疑,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比如预习,对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词义不理解的,查阅字典。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笔者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有学生问:“中华为什么不振兴呢?我们不是有五千年历史,还有四大发明吗?”对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查阅一些资料后再来讨论,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一些资料,对课文描写的时代有了一些了解,对课文体会更深了。
学习《那片绿绿的山虎》时,有学生提出:“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为什么“知道了”前面要加个“好像”,“懂得了”前面要加个“模模糊糊”?对啊?为什么呢?书中有答案吗?有孩子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作者当时还小,和叶老交谈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对这些道理不可能认识得很清楚,用上这两个词也正好符合当时的情况,体现出表述的准确性。
2.3 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与写是密切相关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写作等多种能力,促进在阅读中的理解深度。记得笔者在小时候学习语文,有一种课文叫习作例文,学习《记一次乒乓球赛》后,学习写一项活动,学习了《荷花》之后,学习写一种植物;学习了《太阳》后,进行说明文的写作。现在笔者工作所在的地域正在进行随文微写课题研究,发掘每一篇课文的写作训练点,以读教写、以写促读,训练点更多,训练频率更高,对写作和阅读都大有益处。
3.1 姿势正确。现在孩子患近视的太多,除减少电子产品的应用外,注意阅读用眼卫生应该提到相当的高度来: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宜、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是孩子非常需要的。阅读时身体要坐直,书要放平,不要离眼太近,这样既可以预防眼病的发生,又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3.2 阅读得法。教师要经常提示学生不同的文本,不同的阅读目的使用不用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扫读,运用扫瞄标题,跳读关键字眼的方法把握大致内容;可以把问题列出来,根据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摘读,从而大大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将阅读内容分解成部分,几个人各自阅读一部分,读完后再一起交流讨论,使每个阅读者都能完整地了解全部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总之,小学生的阅读,应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渗透新课程理念,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使学生阅读能够在广度、深度、速度上得到全面提升,能力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