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目标研究

2020-11-24 21:49卓明川张晓英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灌篮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技能运动体育

卓明川 张晓英 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自1985年开始,我国的青少年的体质连续下跌,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与时代要求渐行渐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及“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及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严把考试和毕业关口,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未达60分不能毕业的意见,意味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极度重视,也意味着体育于体质健康的极大作用。同时,教育部《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指出,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的意见,扭转“小鲜肉”“奶油小生”式的畸形审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的庞大群体,也是我国未来的支柱力量,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收官阶段,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切实做好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努力为国家培养体质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强的新时代新青年。目前,学者们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仍停留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政策落实等方面,公共体育教学培养理念仍停留在健康体育观、终身体育观层面。但学者们忽视了大学生群体的能动性,以及追求的多元性,忽视了当代年轻人对休闲、审美的渴望,以及年轻人对健康的无意识感。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说明。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

(一)高校体育价值的发挥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通常认为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娱乐功能。体育的健身功能已经广为人知,对身体的益处也不必多说,这里要思考的是,由于医学、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免疫力正佳的现实情况下,体育的健身价值有多大程度的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趋于全面,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降低,以及体育教学的兴趣性、自主性导向,体育的教育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高校过于重视健身价值的教育,休闲体育、体育审美的教育将何去何从?其价值如何发挥?体育的娱乐价值在当今众多娱乐方式的时候又如何体现?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

在诘问以上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不禁反思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传统的培养体能、运动技能、情感的目标是否适宜?教会技能或是教会健身方法、教会休闲、审美或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1.技能与健身

新时期的体育是追寻身体健康的过程。运动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动作的活动方式。健身是通过动作练习,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增强,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健身的运动形式和练习手段需要根据人体生命科学的原理来进行制定,以达到推动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其发展的原因即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从运动技能和健身的目的来说,运动技能是为了达到某种运动技术的极致,追求人体机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健身是为了身体健康的目的。从过往实践来看,运动技能是完成现代体育运动的必经一步,但运动技能并不是通往健康的必经之路,也不是增强体质的必经之路。从众多高水平运动员的经历就可以知道,运动技能并不总能增进健康;同时,如今与1985能增进健康;同时,与1985年前对比,如今的运动技能的平均水平提高了很多,但当时的体质较如今高了许多。因此,运动技能并非是增强体质的关键,而增强体质的核心是科学的健身方法。

2.技能与休闲

新时期的体育是追寻精神愉悦、健康的过程。休闲,通常指闲暇时间或余暇时间,是指人们的全部生活时间减去必需的生存时间(吃饭、休息等)和必要的工作时间(上班、家务等)之后的可自己支配的时间。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论》中认为,体育运动是有闲阶级用于炫耀与消遣的方式,其炫耀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时间的消费与金钱的消费。运动技能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成预期效果,以此来达到区隔的效果,从而实现炫耀的目的。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会发现,常规情况下,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常常是运动技能、或者说技术相差不多的人,而当你想获得更高的休闲效果时,你会不断的训练你的技术,直到技术的提升,而休闲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难题解决后的精神上达到的愉悦。这种难题并非仅指书本中的难题,体育运动中技术的学会、技术瓶颈的突破都属于此类范畴。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正确的体育休闲观不是以比别人更好的技术而炫耀产生愉悦,而应该是突破自我后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3.审美

新时期的体育是追求身体美的过程。体育与美学都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中国传统的审美是一种静态的、天人合一的、注重和谐的美,一种含蓄之美。但是,如今社会变化加快,以及社会成员原子化,对美的定义不一,加上我国媒体的快速发展,商品化、娱乐化等大众化主流的出现,国内的审美取向迅速被吸引着向“小鲜肉”“奶油小生”式审美,奥运会部分网友们举重冠军形体的调侃,暴露出我国大学生对体育审美能力的欠缺。体育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体育运动的评价,体育美育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者的理性形象,促进体育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某种意义上,体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人格的完善,恢复人性的完整。在参加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以及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实现思想的升华。对促进我国审美进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扭转我国男性缺乏阳刚之气的现状有着重要作用。

4.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终身体育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源于1995年体质健康调研,由于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性等方面能力的下降,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成立依据在于: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符合人的基本生存权和现代社会的需求、符合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观是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身心得到良好发育并保持健康状态,而且要使他们在离开学校后的漫长人生不同阶段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但是,终身体育的跨度时间长,不同时期的体育需求不一,如何能在学校时学会一生受益的体育知识?不同时期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并且,如今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环境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焦虑、迷惘等心理健康压力往往超过身体健康的直接反应,进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时有发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终身体育观与现实情况仍有差距。

5.小结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体现

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价值是教育价值,其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在于教会学生正确健身方法、教会学生学会体育休闲、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培养学生自学体育的能力等。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现状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必须修满规定的体育学分。四个学期必须修满144个学时,平均每学期至少保证36学时体育课。按照每周两个学时的标准,至少每学期要开设18周的公共体育课。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内容仍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主要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武术等项目。然而课程开设总有不合理性,部分运动项目的开课情况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存在开课班级人数过多,师资力量、场地器材不足,以及男生普遍选择运动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女生选择运动强度小的运动项目的情况。

2.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方法常以传统的讲解-示范-辅导练习方法为主,练习模式仍以分解练习、完整练习、重复练习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但由于过程的枯燥、乏味,不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大致有:分层教学、选项教学、男女分班教学等,多数高校仍以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为主。

3.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仍是以篮、排、足、乒、羽、网、田径、健美操、武术等竞技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为教学内容。对于裁判规则、技战术分析、理论知识学习的讲解较少,甚至没有讲解,对运动技术的传授目的仍是为了比赛。同时,对于休闲类、表演类等竞技性不强的运动项目教学较少。

4.课程完成情况

普通大学生体育课出勤率不高,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性欠缺,体能训练贯彻程度差。调查结果上看,有不少大学生缺席体育课,对于缺席的最主要原因,教师和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尽一致,教师认为是有事或无故旷课,而学生认为是没有兴趣就旷课,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无故旷课也是由没有兴趣所导致。为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会采取适当措施或经常采取措施,但学生的认识恰恰相反,而且有近70%的学生从来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尽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的体能重要或很重要,但只有少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次课均专门安排体能教学内容,并认为每次课运动量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或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多数学生仍停留于怕浑身肌肉晒黑、极度的瘦等情况,对美的理解仍旧停留在白、瘦等审美观念,没有形成运动美的观念。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展现的教学目标及与现实情况差距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高校教师对于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认识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大体而言,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仍以传授技能为主,常在操场、体育馆等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传授。部分教师体育教师认为公共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有部分体育教师将体育课程当作娱乐活动课程。然而,他们对健身方法、身体卫生等方面知识传授和对休闲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体育自学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发展方向

(一)以健身、休闲、审美为引领,转换传统教学目标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受保障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的精神,思想意识却大批量扑面而来的出现空虚,焦虑、郁闷、烦躁等状况,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不仅是以前对身体健康的渴望,更增加了对舒适、美、愉悦等精神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追求逐步提升,而以往的体育运动往往作为一种工具用于培养体能、技能、情感,在娱乐休闲方式如此众多的今天,势必会导致学生将体育运动看成一种任务,进而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转换传统思维显得尤为迫切,胡小明教授曾说,体育运动最终的走向是从工具走向玩具,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也是一样,不应该以某种体育方式达到某种标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健身、学会玩、学会休闲、学会体育审美等等。未来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健身的能力、正确处理休闲的能力、正确体育审美能力,而不是达成某种技能目标、某种体能标准。

(二)结合具体情况,明确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将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明确教学目标。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理念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终身体育观”等。然而,人体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终身体育观”也应放在不同的时期与具体情境下,并且,学校的实际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场地设施等也会影响教学目标。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技能运动体育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