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东
小学数学知识,单纯的理论讲解,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活动是增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效的数学活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逻辑思维,提高数学领悟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学科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活动的导入,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针对性活动方式。如“画一画”、“剪一剪”、“量一量”等,关注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解题能力。如在学习“求平均数”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导入时进行设计:首先准备一些小球,让学生对这些小球进行平均分配。挑选四名学生,分别给2个、4个、8个、10个小球,然后,提出互换小球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拥有相同数量的小球。之后,由学生自己去分配手中的小球,最后每个人手中为6个小球。这个“6”就是2、4、8、10几个数字和的平均数。在这个活动中,四名学生在动手体验,其他学生在观察和思考,调动了学生对“平均数”的学习积极性,也深化了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同样,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们在课前活动导入时,也要进行专门设计,借助于多媒体整理一些关于“时、分、秒”的视频素材。如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春晚倒计时、火箭发射倒计时等片段,让学生观看这些资料,增进对“时、分、秒”的了解。接着,设定相关问题:如早晨起床时是几点?在第一节课结束时是几点?晚上看动画片看了多长时间?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体验。这些不同的活动,都反映在相应的时间点上。然后,我们导出本节所学“时、分、秒”内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数学抽象性思维理解不足。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来渗透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体验中感受数学。如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比较大小。什么是“长度”?对于生活中的课桌长度、讲台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进行测量;以测量身体部位为活动,肩膀的宽度、双臂展开的长度等等进行体验,形成对长度的基本认识。接着,导出活动情境,假设一条鳄鱼长5米,请同学们对鳄鱼的长度进行描述:有学生提出,将课桌并排放置,需要5张桌子;有学生提出,让学生并排坐,需要20名学生;有学生提出,让学生手拉手需要5名学生等,可以跟鳄鱼的长度大约一致。再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购物情景,来导入数学问题。假如你陪妈妈去买菜,3斤芹菜7元钱,请问每斤芹菜多少钱?我们根据计算得出为2.3333……元。很显然,这个数字里有一个“3”是重复出现的,说明这个数是“循环小数”;再如,当50÷6=8.3333……,14÷9=1.5555……这些计算的结果中,都有一个重复出现的数字,说明也是“循环小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生活化情境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们可以搬来四条腿的板凳与三条腿的板凳,让学生亲自坐上去体验,哪个板凳更稳定?然后观察板凳的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三条腿的板凳稳定性很好。还有,在学习“克”与“千克”单位后,我们可以找来天平或者称重器,让学生将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放上去进行称量。一个橡皮重多少克?一个书包种多少千克?一支铅笔重多少克?一双鞋重多少千克?这样一来,数学活动的创设,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理解了“克”与“千克”的差别。
学习数学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借助于数学活动,从数学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知,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剪纸的方式,对平行四边形、梯形进行剪、补、拼、移等练习,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相互关系。如我们可以将梯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转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将梯形切割为三角形和长方形。通过动手切割、拼补,让学生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从中了解和认识数学转化思想。在学习“圆”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根细线,让学生在平面上围成面积最大的图形?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认识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从中来发展猜想、想象、比较、归纳等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创设与引入,让学生收获了数学乐趣,发展了数学思维,夯实了学生数学基础。